首页 > 社会 >

专家天天研究历史建筑保护,里面的居民只关心何时用上抽水马桶……谈不拢了吗?

2018-07-04 06:17:12 网络整理 阅读:171 评论:0

摘要:沟通需要渠道和机制,更需要有沟通的意识。心态上的对立会阻碍沟通的顺利进行,即便有沟通机制,如果听不进去对方的声音,机制难免形同虚设,变成形式上的“无效沟通”。

专家天天研究历史建筑保护,里面的居民只关心何时用上抽水马桶……谈不拢了吗?

一份关于上海城市更新评价的调查问卷,同时面向专业人士和普通市民发放,结果却让人出乎意料:专家着眼于建设与国际化接轨的城市慢行系统,而市民则更关心更新项目能增加多少绿化和椅子。这让城市规划师们陷入了深思:规划,到底为谁而做?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市规划自古以来就是为了守护居住其中的人,让其安居乐业。但着眼于未来的规划具有一定前瞻性和专业性,有些难免超出百姓的日常经验,有时候也容易变成专业部门的一家之事,而忽视百姓的实质需求。

一边是“高大上”的目标,一边是“接地气”的小心愿,城市治理的许多方面,都能见到这种差异。街道为实现智能化社区,把居民楼大门换成扫码门禁,不会用手机的老人却担心进不了家门;文保专家每天研究如何保护历史建筑、留住城市记忆,可住在里面的居民只关心何时能用上抽水马桶……

有时候,人们常有一种“二元对立”思维长期存在:专业人士觉得老百姓“不懂”,老百姓觉得专家“不食人间烟火”;政府部门为群众办事效果不彰,干部怪群众不“领情”,百姓觉得政府太“霸道”……专业人士和百姓似乎总谈不到一块儿去,说到底,还是缺乏有效沟通。

事实上,沟通渠道一直都在。每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前都有公众参与的方案比选环节,而目前上海正在开展的全市大调研,就是政府在主动搭建沟通的桥梁。但沟通,需要渠道和机制,更需要有沟通的意识。心态上的对立会阻碍沟通的顺利进行,即便有沟通机制,如果听不进去对方的声音,机制难免形同虚设,变成形式上的“无效沟通”。

这时候,管理者不妨放下一点“精英意识”,公众也应多一点实质性的参与,各方相互多理解几分,沟通会更顺畅。做规划如此,处理城市管理日常碰到的事情如此,重大的公共决策也是如此。上海要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无疑需要进一步集民智、聚民心,,而只有打破隔阂,才能建立起心灵的连接,才能真正实现“为民”的初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