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排行榜研究 |“奇峰”、“老姜”、“新驹”与“经典化”——关于文学评奖与排行榜的杂想(苏炜)(5)

2018-07-16 17:00:51 网络整理 阅读:130 评论:0

其三,关于“新驹”。——“接地气”,可说是文坛“新驹”们的长项。题材的当下性、新异感与惊悚感——钉子户,补习生,医闹,酒驾,殡仪工,驯鹰师,古物修复,白领失眠症候群,边陲地区的异域世变风情……读来斑斓多姿,落笔粗重,语言脏辣,“重口味”(充满时下“×丝”、“逗×”、“爆×”一类网上粗鄙腔),是我审读一大批名字生疏的“新驹”之作留下的真切感受,也成为透视当下中国社会百态的某种浮世绘画卷。但是坦白说来,这种阅读感受大体上是浮泛的,缺乏人性与世情的深刻根基支撑的。环视与掂量一圈各家入围作品,你不得不承认:耐读、耐品、耐琢磨的,还是“老姜”们之作。“老姜”犹辣固好,其“老辣”之力,总能盖过“新驹”的锐猛,这就透出了某种隐忧——这就是上文提到的“一脚踩空”而“若有所失”之处了。每次评审,都要面对一个老中青三代作家列阵相对的阵容,“老”一代的作家始终还头角峥嵘的没有退位;“中”一代作家里有些笔者熟悉的名字,却似还未成气候与气象;“新”一代作家除了个别之外,大多名字笔者都感到陌生——这自然与笔者和国内文学生态现状隔膜太久有关;但落实到具体的阅读感受上,本来名字陌生的作者的优秀入围作品,应该带来更新鲜的阅读冲击力和更多的阅读快感才对,但是,坦白说来,没有,或很少。许多“新名字”的入围作品,如果不是冲着题材角度的独特鲜活,如果光凭文体和叙述语言的功力(满篇粗言秽语的,就更不必说),其实是没有兴致读下去的。(这令我想到如同电影界——自所谓“第五代”导演群后,本来“第六代”、“第七代”甚至“第八代”……应早已新人辈出,就作品成色论,却至今好像还难成气候与气象一样。)——缺乏对文体样式的追求,没有个体化的语言特质,作家和作品的声口很难有明晰的辨识性,是当今坊间流行的“新新人类”作品的文学通病。试想想,以往读者提到“韩少功”、“王安忆”、“贾平凹”、“阿城”、“王朔”等等这样的名字(更不用说“老舍”、“沈从文”、“张爱玲”、“汪曾祺”、“白先勇”等等了),马上就可以清晰勾勒出其文学样貌轮廓,联想到他们的文体特征和语体特征。试问当下坊间和网上流行的写手“大V”与“流量明星”,何人可为?何人企及?(我想到一个“冯唐”,冯唐有其清晰的语体特征,但却未见他的小说作品入围。)

于是,这就需要回到上文开篇所言的“经典化”问题了。说到底,任何文学评奖与排行榜,都是从“文学现场”走向“经典化”之路的一个驿站。时间,当然是“经典”的最后塑手;但“文学经典”的形成与确立,却需要以众多沉凝积淀的优秀作品之厚土,为孕育时光之晶的土壤。可以这么说,正是文学经典的永恒之光,照耀着每一个写作者的文字之路,也应该成为每一个写作者笔墨俯仰之间无愧于天地人生的不息追求。为时代深掘经典沃土,打造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经典序列,这,其实是今天各种文学评奖和排行榜的真实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几代文学写作人亟待努力,不断翻新标杆,,“永远在路上”的漫漫长旅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