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儿童文学(4)

2018-07-20 03:53:02 网络整理 阅读:129 评论:0

不过,无论怎样跨越地域,薛涛的童话依然是中国的故事,这并不是因为故事里出现了兰州或青岛,而是由于某种更内在的东西,它或许来自薛涛格外看重的——故乡的滋养。“故乡会奠定一个作家的语言腔调,故乡也圈构了作家的文化归属。故乡,更是提供了作家的写作细节和想象空间。故乡,从来没有限制过一个作家,相反是为作家落实了一块文学疆域。如果没有这个疆域作家将是没有根的,没有根的植物很快就会枯萎,没有根的文字同样没有生命力。”

薛涛的“根”在东北,他出生在辽宁北部的昌图,“那里躺着我的祖先,也站立着我童年时亲手栽的树。当我的笔一指向那里,我就心潮起伏、万语千言。那里是我的生命故土精神故乡,更是我的文学福地艺术疆域。”强烈的故乡意识使得薛涛对作品的“中国风格”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它不是某种概念,也不是习俗节日之类的文化符号,“它是秋天飞过头顶的雁阵,它是童年的一座桥的样子,它是夕阳里父亲躬耕的背影。”

如今,我们的童书出版市场一片繁荣,在大量引进的同时,非常渴望原创作品能够“走出去”,能够被国际大奖加冕,于是对民族文化和中国风格的追求,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个背景下,薛涛的童话所展示的某种普适性,可以为儿童文学的创作带来更深入的思考。正如他所说的:“如果非要讲好一个中国故事的话,那么就请忘记那个抽象的中国,你只须深情回望故乡、打量大地、书写刻在生命里的时光。”采写/本报记者 尚晓岚

白冰:

“写实”是时代提出的写作要求

几年前,在一次出差回京候机的闲暇,曹文轩先生和儿童文学作家、同时也是童书出版人的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先生聊起儿童文学的写作现状,他感慨,,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写中短篇,直接就写长篇,功力水平不够,写出来质量不高。反应敏锐的白冰觉得“我们应该引领年轻人来写中短篇”,立刻建议以曹文轩的名义设立一个中短篇儿童小说奖,鼓励年轻人多从中短篇练起。然而曹文轩觉得奖项可以设立,却怎么也不同意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艰难的说服工作一直持续到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之后,最终,他松口的一句话是:“文学是有边界的,只要我们固守这个边界,还是可以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