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演讲稿被加“有神论”结尾变网红文 施一公回应(3)

2018-07-26 04:08:02 网络整理 阅读:83 评论:0

对话

施一公院士:谣言止于智者

针对网上流传的冠以施一公之名的这篇文章,北青报记者昨天向施一公本人求证,获得了施一公院士委托其助理回复的电子邮件。

北青报记者:2016年1月“赛先生”刊载的文章是否是您演讲的原文和全文?

施一公院士:我在众多场合作过科普演讲,“赛先生”编录的这一篇具体演讲时间和地点记不太清楚了,但应该是“未来论坛”组织的一次演讲。

北青报记者:那篇网传文章中,最后一段及其结论,您是否在什么场合或刊物上发表过?

施一公院士:从来没有。

北青报记者:如果网传文章中的最后一段不是您发表的,您是否知道它的出处或作者?您对此持何态度?

施一公院士:我的科研工作以及西湖大学的工作很繁忙,基本没有时间关注网络新闻。我对这种耸人听闻的新闻竟然可以传播很诧异,但是这种移花接木假他人之口完全歪曲我本人意思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对此我很无奈,只寄希望于一句话:谣言止于智者。

现状

科学家文章被“张冠李戴”不是首次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科学家的言论被张冠李戴甚至被篡改,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13年,网上盛传一篇杨振宁先生《..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的文章,以至于杨振宁本人接连收到各种与..相关的研讨活动邀请。本报调查发现,文章源自十年前一篇署名“杨振华”的文章《..与科学精神》,后来被篡改为杨振宁先生的作品。本报于2014年初独家刊发了杨振宁先生的辟谣声明和调查过程。

同样是施一公院士,某门户网站于2016年发表题为《施一公:中国大学及研究所科研是为西方免费劳动》的文章,一时被广为转载,影响巨大,逼得施一公在自己的博客上专门辟谣,对该门户网站擅自添加内容编造无稽言论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北青报记者发现,该杜撰文章至今在网上仍然大量存在。本组文/本报记者 雷嘉

施一公简介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