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真正的硬通货是“信任”(3)

2018-06-05 07:30:58 网络整理 阅读:101 评论:0

再谈得深一些,就要说到品德方面了。能获得信任的品行是指为人处事诚实、有道德,实践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诚”和“信”本就是紧紧关联在一起的两个概念。高尚品行就是要有道德,实践自己的价值观,做正确的事。没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或团队几乎无法在组织内建立信任感,因此,凝聚共同的价值观并实现核心价值观是建立信任的关键。

这一点对当代中国的信任发展颇具启发性,在传统的社会实践模式中,往往试图通过道德楷模的示范,如“君子”、“圣贤”、“英雄”、“模范”的带头作用来建立普遍的社会信任。但这种做法存在一定风险,一方面对道德精英过分苛求,让多数人不敢成为道德精英;另一方面,一旦道德精英出现了问题,整个信任体系就可能崩溃,使得个别人的道德问题引发全社会的信任危机。因而,让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为社会大众所共享,也就是确立共享价值观,更容易提升社会成员整体的道德水平。

信任也有其传承和延伸

买好朋友的房,要不要先审核一遍房本、贷款和还款记录,请第三方评估一下房屋状况?到老乡开的餐厅工作,要不要先签一个合同协议?公司发放股权,是不是要请律师审核一遍所有的协议条款?人们可能会纠结很多类似的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信任本就有不同源头,每个人,不同情境中,都可能有不同的侧重和抉择。

在有关信任的学术研究中,学者通常根据信任的来源,将信任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前者是基于人际关系纽带(如亲属、同事、同学、同乡等)形成的信任,后者则是因外在社会制度(如法律、政治、经济等相关制度)而产生的信任。

有学者指出,传统中国社会大多有赖于人际关系来取得信任,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会逐渐转成依靠合约和公平制度来建立信任,因此,中国社会的信任重建要有赖于制度建设。这一观点并无不妥,但是,信任始终是一个至少包括两个人的社会心理现象,产生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过程之中。特别是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虽然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中,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模式发生了改变,但是,文化自有其传承和延伸,传统社会关系化的交往方式和现代社会制度化的交往方式还处于并存状态,单纯强调制度或是人际关系都不足以把握中国社会的信任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