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北京人姜文,最后的武林和最后的侠客(3)

2018-07-05 19:06:54 网络整理 阅读:106 评论:0

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1993年,姜文开始写剧本,同时开始选演员。青少年们,从五湖四海向着北京进发,汇聚到剧组里。剧组的房间,“贴满毛主席、红卫兵的照片,有一面墙贴的都是美丽少女和酷似姜文的半大小子的照片”(王朔:《阳光灿烂的日子追忆》)。

演员选定后,就被送到北京附近的良乡,在部队汽车团的招待所里封闭训练,过了一个多月集体生活,看纪录片,还得训练游泳和骑自行车。一切都照着部队的作息来,纪律非常严格,扮演童年马小军的九岁的小演员韩冬回忆:“就连戴手表、花零钱等都是不允许的”。所有这些,激发出的,却是浓郁的青春气息,扮演马小军父亲的王学圻加入剧组后,“明显地感觉到一股迥异于其它剧组的气氛:年轻,充满朝气”(张仁里:《诞生·前言》)。

这些细节,组成一个迷人的场景:青年人在一起,拍摄一部“青年人在一起”的电影。“青年人在一起”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那是姜文电影里反复出现的,隐性或者显性的主题。而这也是北京人气质里最关键的一环,是北京人热爱的生活,是北京人最看重的事物,人要和人在一起,人要和人发生联系,人要和人相亲相爱。

北京人姜文,最后的武林和最后的侠客(3)

北京人姜文,最后的武林和最后的侠客(3)

姜文电影里,总有两种女性形象,一种像英气勃勃的少年,另一种妩媚成熟如地母。这一次,扮演这两种女性的,分别是周韵和许晴。

所以,和老北京生活有关的一切,都是和人的互动有关的,茶馆,大澡堂,四合院。这种深层的情绪虽然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正在慢慢消失,但它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着北京人,乃至新北京人。

所以,有媒体在评论姜文那一代创作者的时候,说他们有一种“对那个年代惊人的记忆力”。这种记忆力,不是自恋,不是居功自傲,而是对一个已经消逝的时代的记忆力,正因为那种人情世故之美正在消逝,那种人和人之间的暖意正在变冷,经历过这种变迁的人,才对它有着清晰的记忆,并且力图用一切方式把它再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