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提速(2)

2018-06-14 05:02:25 网络整理 阅读:139 评论:0

转型意义深远

" 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破刚性兑付。银行要定期披露产品的净值,而且净值要与资产价格紧密挂钩,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盈亏状况。" 刘银平表示。

资管新规规定,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优先采用市值法,并明确了摊余成本法的适用条件。在业内看来,打破刚性兑付,实行净值化管理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涂敏表示,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是以 " 有效性 " 来衡量的,其 " 有效性 " 的表现之一就是投资者在分散化竞争交易中形成反映市场风险的价格。保本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特征会抬高无风险利率,使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受到干扰,无法正确配置资源。" 净值型理财产品将有助于破除刚性兑付对资金价格的干扰,使资金价格正确反映市场供需情况和违约风险,对不同程度的风险合理识别并定价,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不仅如此,有专家表示,净值化管理对信息披露程度更高。在自负盈亏框架下,优质的投资者将会自动实现风险分流,进而达到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目的。随着投资者自负盈亏意识和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构建起自下而上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体系,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当然,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净值型理财产品规定发行机构不能超额留存,管理费之外的收益可由投资者尽享。" 涂敏说。

净值真伪需分清

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转型过程中,还要分清 " 真净值 " 与 " 伪净值 "。

" 真伪 " 净值的区别在哪里?涂敏表示,区分的关键在于采用何种估值法,而背后还有资金和资产期限错配的问题。真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应类同于开放式公募基金产品,采用市值法估值,即由基础资产价格市值变动直接映射至产品单位净值变化,用户获得的收益与产品净值相关,是资管机构回归 " 受人之托,代客理财 " 本质的重要载体。

刘银平认为,净值型理财产品有两种收益披露方式,一种是产品净值,一种是 7 日年化收益率。现在有些银行推出的产品名义上是净值型,但仍然是预期收益类的固定期限产品,这违背了产品向净值化转型的初衷。

资管新规规定,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对摊余成本计量的资产限定了适用条件和风控标准。也就是说,对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规范主要集中在估值方法和风控上。" 在估值上,应采用市值法估值;在风险防控上,由于净值型产品投资标的风险大于传统理财,未来对其风控和信息披露的要求会更高。与此同时,银行还需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客户认识净值型产品的实质特点。" 涂敏说。

此外,净值化转型还面临技术层面的障碍,比如,科技系统是否能支撑资产估值、净值计算、份额登记等事务。又如,在对投资研究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如何建设标准化证券的投资研究团队和体系等。(经济日报 · 中国经济网记者 钱箐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