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人均4平方米的旧小区,居民激烈反对建邻里汇,后来却爱每天“泡”在里面,原因是……(5)

2018-06-03 13:08:08 网络整理 阅读:119 评论:0

“我当时设计的第一目标,就不是追求美学,而是希望达到空间的高效利用,力求每一寸空间都能给居民带来满足感。”姚栋说。事实证明,“百变魔法教室”确实成为使用最灵活高效的场所。

不过,失误也是有的。运营之初,2楼的社区书房与亲子活动室毗邻。几天后,书房的居民就反映,隔壁小朋友太吵,影响他们安静阅读。于是多方协商后,立即对空间做出调整:原本留出来做按摩的空间变成阅览室,按摩和中医保健合并为一间。

社区图书馆的张馆长,自从邻里汇建成,工作繁忙许多。比如一群居民在看电视,一群居民在沙发上打牌。打牌的居民要求电视声音轻一点,双方差点吵起来。张馆长连忙劝阻双方互相体谅,彼此声音都轻一点。

有居民提出,希望能在小空地跳广场舞,张馆长反馈给物业方,经过协商大家最终还是同意了,不过与居民“约法三章”,不能扰民,每周有规定时间段。

没想到又过了几天,,居民提出晚上跳舞太暗,要装灯光。为此,同济团队特意前来勘察场地,寻找不扰民的位置,最终在B栋雨棚区域装了2个小灯。

厕所门把手坏了,烘焙设备检查,志愿者收尾工作等等,邻里汇各种小事都会向张馆长反映。好在她手里有几个微信群,街道、居委、保安、物业、社会组织,各方人员都在群里。有啥问题,群里一说,立即就有反馈,灵活而迅速。

“活动越来越丰富,我压力也越来越大。”张馆长笑着感叹。

培育居民自治团队

59岁的张梅英,自从嫁到南丹南村小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退休后,她喜欢参加各种活动。邻里汇运营后,她每周二去打太极、每周四去唱歌、每周六去上烘焙课,报名十分积极。

于是,当运营方询问她,是否愿意成为邻里汇的志愿者,她一口答应。

成为志愿者,也需要持之以恒。比如说,每周六上午9:30准时到教室,为烘焙课准备材料。如果是瑜伽课,还要提前摆好桌椅,拉上移动玻璃,用抹布擦一下地板。生活作息由此被“套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