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助力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活用”土地增减挂钩,破冰农村治理难题

2019-11-15 07:03:41 暂无 阅读:739 评论:0

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要先行。但是,不规则的布局、坑洼的泥土路、低矮的房屋,农村环境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对偏远农村来说,这些问题不可回避。

虽然农村面貌不断在改造提升,但“缝缝补补”不是治本之策,加大增减挂钩指标向偏远农村倾斜、推进新型社区建设是破解乡村发展难题的现实需要。11月14日,省市派驻定陶区“第一书记”现场会举行,实地观摩了定陶区冉固镇苗楼村等多个第一书记驻村的增减挂钩实施现场。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现场会上了解到,随着“第一书记”扎根农村,参与、甚至主导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已成为他们助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随着他们借“地”发挥,多年未破的“僵局”,迎刃而解。

助力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活用”土地增减挂钩,破冰农村治理难题

增减挂钩成为破解“空心村”、“破旧村”难题的先手棋

定陶区冉固镇苗楼村是本次“第一书记”的现场观摩点之一,也是本次增减挂钩工作的学习示范点。在观摩现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破旧的老房子应声倒地,瓦砾遍地。对于该村的第一书记鹿展而言,这不是“断壁残垣”,而是农村“破与立”的开始。

殊不知,破旧的苗楼村拆迁之前,这里的环境用破、旧、乱来形容毫不为过。“我到村的第一天,村支书就带我查看村容村貌,村里有三条并不宽阔东西街,没有一条南北通透的胡同,有的胡同仅住了一两户人家,院子、胡同、坑塘长满了荒草,空院子、破房子、土宅子比比皆是。”鹿展说。长期以来,因为规划滞后、破旧难拆、补修不治本等原因而导致该村空房子多、空宅基地多、坑塘多,村庄布局空壳现象严重,典型的“空心村”现象。“说家不是家,鸟兽居厅堂。说地不是地,草木齐腰深。”成为描绘农村“空心房”的形象比喻。

助力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活用”土地增减挂钩,破冰农村治理难题

“我是一个宣传口出身的干部,没有农村农作经验,但是,在定陶区‘市派第一书记暨万名干部下基层选派干部座谈会’上,定陶区委书记聂元科曾着重介绍了定陶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这一下打开了我的工作思路。”鹿展说,于是,他到到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虚心请教,弄清了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程序和工作要点。

“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破解城乡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既能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又能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改变农村面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鹿展说。

助力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活用”土地增减挂钩,破冰农村治理难题

好点子、破僵局,“计算得失”让群众心满意足

搞增减挂钩、拆旧建新,着实不易。对刚刚从市委大院来到田间地头的鹿展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不要搞新农村建设、不要搞土地分配,利益太复杂,过程太繁琐”、“张桥自然村新农村建设,46户人家,搞了6年,换了一任班子,才勉强搬迁,苗楼其他两个村比张桥大几倍、十几倍,你能搞成?”“你要逼农民上楼?”……工作开展之初,不少人曾“好言劝说”,让鹿展知难而退,一心想干事的他拒绝了。

“8月26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强同志在区委书记聂元科同志陪同下到冉堌调研,两位领导对土地增减挂钩的认识高度一致,都认为‘土地流转、增减挂钩是乡村振兴最好的办法,是最彻底的办法’,这为我股足了劲。”鹿展说。于是,他到临沂市费县学习先进经验,回村大干一番。

增减挂钩、拆旧建新,根本目的是乡村振兴,所以一定要把“群众答不答应、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标准和出发点。为此,鹿展的“破僵局之法”要从群众开始——给老百姓“算几笔账”。

于是,鹿展和冉堌镇镇长孔磊带领村委,一个队一个队的给每个队的群众开动员会,为他们计算得失。一算经济账,讲利用土地挂钩政策能争取资金,能给苗楼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其他任何机遇都不能比拟的。二算安置账,讲每户能得到多少补偿,新房子每平方多少钱,所得资金能保证每家都安置到位;三算政策账,建成新社区,就是种下梧桐树,会引得凤凰来,后续还能吸引很多无法估量的新政策、新投入;四算子孙账,苗楼为什么光棍条子多,梁堂新社区建成后,为什么外地的姑娘都争着嫁过来;五算不搞、晚搞的后果,新型社区建设是大势所趋,先搞先主动,后搞要吃亏,苗楼不搞东边的周庄搞,苗楼就可能合到周庄去。

一番苦心劝说,群众的思想认识逐步开始发生转变,村民们逐渐认识到新社区的重要性,甚至主动参与进来。

助力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活用”土地增减挂钩,破冰农村治理难题

丈量、签约、拆迁顺利,3天时间签订协议98%以上

群众的支持,加快了工作推进速度,在“干部带头、政府帮助、分工负责、保证公平、和谐拆迁”的带领下,丈量、签约、拆迁十分顺利。目前正在拆迁的后苗楼自然村,已腾空房屋380户,拆除房屋350户,新型社区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家里有学生的,帮助学生异地就学,家里不好找房源的,帮助协调房源异地安置,充分充分从群众角度考虑,有力推动了工作,发报告当天就签订协议近50%。”鹿展说,“不仅如此,还要保证公平,和谐拆迁。”对实在不愿走的,村里帮助联系板房,通水通电,对困难群众给提供空调,确保安全过冬。另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最大程度让利给群众,梁檩等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搞蛮横拆迁,让群众自己搬,困难群众帮助搬。截至目前,没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鹿展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目前绝大多数村民都能意识到增减挂钩、拆旧建新的意义,转变“逼迫上楼”的错误观念,新型社区建设是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革命,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一次机遇,更深层次来讲,能帮助农民逐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实现从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到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这不仅可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而且农民还可以不再局限到土地上,集约出的土地未来经过流转可以增加就业、增加集体收入。”鹿展说。

据介绍,正在拆迁的后苗楼自然村,有1578人,516个院落,村内建设用地350亩,一期安置区用地70亩,村庄复垦后可腾出土地280亩,争取资金1.12亿元。回迁房统一为“6+1”电梯房,回迁区内规划有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老年公寓和两个公园。建成后的苗楼社区将成为一个“五通十有”、舒适宜居、生活便利的新型社区。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