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暖评] 餐桌上的40年,食美情长岁月静好

2018-12-14 17:26:15 网络整理 阅读:169 评论:0

[暖评] 餐桌上的40年,食美情长岁月静好

改革开放40年来,市民的餐桌发生了什么变化?从物质匮乏到极大丰富,六千市民向《北京日报》投稿,动情讲述了40年餐桌上的变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部分北京人家的饭桌摆放在四合院的树荫下,街坊邻里习惯在院子里吃饭,用鼻子和眼睛品评左邻右舍的饭菜。品种横竖也避不开白菜、豆腐、咸菜和面条,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只能看电影里外国人吃饭解馋,憧憬着有一天,咱们也能吃上电影里的好饭菜。短短40年,我们可以吃上比电影里丰富10倍,好吃百倍的美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起步,“上北京”看天安门和毛主席,成为很多外地人,满怀激情和敬畏的畅想。麻酱烧饼、羊肉串、炸灌肠、焦圈豆汁儿、爆肚,这些北京人日常的吃食,成为外地人来京后,必须要一一品尝的北京名小吃。直到今天,这些寻常吃食依旧是北京人的“心头好”,外地人离京送亲友的“北京特产”。

好吃,当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离不了这些熟悉的味道,这味道也许让你想起父亲的背影,母亲的白发,,奶奶的唠叨,姥姥慈爱的目光。这些凝聚在饭菜里、留在餐桌上的记忆是别的吃食,永远也替代不了的。

如今,北京老百姓每天可吃掉6000吨米面、2.5万吨蔬菜、24000头猪、800吨鸡蛋。跟餐桌上不断丰富的菜品相对照的,还有不断上升的北京学生的肥胖率。1985—2010年北京海淀区7~18岁男生肥胖率分别为1.0%、4.0%、6.5%、15.2%,女生分别为0.5%、2.1%、2.8%、5.2%。到2018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超重率为15.9%,肥胖率为16.9%,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是饭菜太好,营养太丰富的一个烦恼。吃得安全、健康,成为现在餐桌上的主题。从源头监控食品安全,加大加强监管力度、提倡健康饮食习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向中小学生推广“我的健康餐盘”,少吃,多动,健康最重要。

从物质极度匮乏到极大丰富,再到现在回归到健康、清淡的饮食习惯,餐桌上的40年,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见证着跟物质文明发展同步,人们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餐桌上有经济,更有百姓火热的生活,这40年来,日子是一天天更好了。(千龙网评论员 池青)

标签:餐桌 40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