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不走的医疗队”谱写中卢友谊赞歌

2018-08-01 07:04:47 网络整理 阅读:139 评论:0

“不走的医疗队”谱写中卢友谊赞歌

中国援卢旺达医疗队中医科医生正在为当地病人进行治疗。

本报记者 王云松摄

在距离卢旺达首都基加利 30 多公里的马萨卡医院大门外 ," 中国援助 " 的标志格外显眼。这所由中国政府无偿援建的医院已经成为中卢友好的见证者与诉说者。

问诊、扎针、取针、拔罐、艾灸……马萨卡医院中医科医生张可欣异常忙碌 , 甚至来不及喝上一口水 , 而这正是她在 " 千丘之国 " 卢旺达的工作常态。

和很多慕名来找中国医生看病的卢旺达民众一样 ,30 岁的弗洛伦斯今天也早早来到医院中医科候诊。她对本报记者说 :" 前段时间我感到腰疼 , 现在每周来医院针灸一次 , 腰疼明显减轻了。感谢中国医生和中国医疗队 !"

弗洛伦斯所说的 " 中国医生和中国医疗队 " 就是中国第十八批援卢旺达医疗队。由于经济条件有限 , 卢旺达的医疗条件非常落后。自 1982 年起 , 中国先后向卢旺达派遣了 18 批 213 名队员 ,36 年未曾间断 , 成为各国援助卢旺达医疗事业中唯一一支 " 不走的医疗队 "。

见到记者时 , 中国第十八批援卢旺达医疗队队长陆军刚刚完成一台产科手术。她介绍说 :" 妇产科是马萨卡医院最重要的科室之一 , 每年接生 5000 多名新生儿 , 每月剖宫产手术达 180 多台。但这里的专职医生和护士非常有限 , 所以现在中国医生挑起了妇产科的大梁。"

陆军回忆起在卢旺达工作中最为难忘的经历时说 , 有一次她给一名 36 岁、体重 105 公斤的初产妇做剖宫产 ,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胎儿是横位 , 生产时非常困难。" 孩子出生后情况不太乐观 , 我们立即采取吸痰吸氧等紧急措施对胎儿进行全力抢救。当听到新生儿响亮的啼哭声时 , 当地医护人员都发出了欢呼声 , 他们竖起大拇指 , 不停地对我说 : ‘太棒了 ! 太棒了 ! ’第二天我去查房时 , 产妇非常感激 , 一定要让我抱着孩子和她们家人合影留念。这件事让我明白了来卢旺达工作的真正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