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聚焦|高镍811的爆发 即将带动硅碳材料市场需求

2018-07-03 00:05:12 网络整理 阅读:114 评论:0

作者: 邱卉 锂电大数据

摘要:如同今年的NCM811,硅碳负极从去年开始受到各方重视,业内人士皆认为,今年硅碳负极的产量会在动力电池领域爆发,预计在2019年可得到大批量量产和运用。

在补贴政策和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压力下,新材料的导入已经迫在眉睫。上游硅碳负极材料产能释放,车企/电池企业加速推进高能量密度正负极材料的电池应用,今年被认为是硅碳负极大规模应用元年。

行业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硅碳负极产量2200吨,占全年负极材料总量的1.5%。而2018年Q1季度,国内负极材料产量37850吨,同比增长38%。

其中硅碳负极产量高达600吨,同比增长130%。由此可见,硅碳负极材料相比去年产量,呈飞速上涨趋势。

但是,起点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蔡昌表示:虽然,如今国内众多企业均在布局硅碳电池领域,但实际具备硅碳负极技术生产的企业不足10家。大部分企业均处于产品研发,或小批量试用阶段,而真正将产品应用于市场的企业,大多数为18650圆柱企业。据查证,动力方面实现量产企业不足5家,其中最具代表性企业:比克、力神。

据锂电大数据记者了解到,虽然车企/电池企业对于硅碳负极的导入需求迫切,主要是因为硅碳负极材料的比容量高,在材料应用上,能够满足高能量密度的终端要求。但是硅碳负极的实际导入量和应用率却很低,锂电大数据记者对此进行了如下调查:

动力市场硅碳负极最新应用进展

据海外媒体报道,Sila Technologies和Angstron Materials开发出一种新的锂硅电池技术,可将电池容量增加30%以上。国外企业不仅率先实现硅碳负极材料量产,还将其正式应用于动力电池包。

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与松下联合推出的21700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接近300Wh/kg,正极使用了NCA材料,负极则采用了硅碳材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