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考试制度:这些耳熟能详的考试方式,原来自古便有

2020-01-23 00:31:51 暂无 阅读:855 评论: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以考试制度为例,我国古代考试制度,最早可追溯于西周时期,经过数千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高效、公平与稳定的考试体系。

而古代考试制度中的命题方式、考试形式以及定性评价等模式,也都为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其中,不少读者们都耳熟能详的考试方式,其实自古便有。

古代考试制度:这些耳熟能详的考试方式,原来自古便有

古代高中进士图

"考试"一词,最早见于《春秋繁录》:"考试之法,合其爵禄,并其秩,积其日,陈其实,计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实,先内第之。"这一概念,由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后汉武帝采取其建议,在中央设立太学,由此形成最初的考试制度。

古代考试制度,与中央选拔人才密不可分。因此随着古代封建制度愈发成熟,君主专权意识逐渐觉醒,考试形式也从汉魏时期的单一、简洁,逐渐发展宋明时期的多样、繁琐,并最终形成一套完备的考试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代考试制度:这些耳熟能详的考试方式,原来自古便有

西汉大儒董仲舒一、古代考试制度草创与发展

古代考试制度,源于西周,西汉时期正式建立,及至唐宋时期达到高峰,最终在明清时期固化,失去最初的积极意义。

(一)草创

西周时期,专有国学一科,为朝廷官学雏形。《礼记·学记》载: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学员在入学后,要每两年参加一次考试,只有学业和德行通过考核,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这种考试方式,也称"分年考试制",是后世学校考核学生的基础。即便是现代社会中的小升初、初升高,也是"分年考试制"发展而来。

汉武帝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提出:"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于是太学设立,并衍生出一套更为严格的考试制度。不难发现,汉武帝设立太学,是为了更好的在天下间遴选人才,以达到收归已用的政治目的。

古代考试制度:这些耳熟能详的考试方式,原来自古便有

太学之风盛行

《汉书·儒林传》记载:"一岁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西汉太学之中,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诸学员每年参加一次考试,称"岁试"。学员只要能通过一门科目,便可以得到入仕资格,等待补录文学科官职。

当然,在考试中表现优异者,可直接获得朝廷赏拔,一跃成为郎中。考试制度的正式确立,极大促进西汉才子入仕的积极性,为汉朝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此,史学家班固感叹道:"汉之德人,于兹为盛。"

(二)发展

东汉时期,太学规模逐渐扩大,并由最初的五十人,扩展到成千上万人。汉桓帝时期,考试制度由"分年考试制"逐渐转为"五经课试法"。太学生每两年参加一次五经考试,通二经者,即为文学掌故;通三经者为太子舍人,通四经者为郎中。

而太学中的博士,一般则通晓五经,成为当时名望颇高的大儒之士。太学生未毕业时,其个人选择也很灵活。他们每通过一科考试,便有自主选择入仕或继续深造下去的权力。即便太学生选择入仕,也能继续参加太学考试,以得到升迁的机会。

古代考试制度:这些耳熟能详的考试方式,原来自古便有

东汉太学遗址

值得一提的是,汉代考试中出现了很多首创制度,并对后世影响深远。除"一年一考"外,汉代考试的形式还分为"笔试"和"口试",可见我国是最早实施"笔试"办法的国家。另外,汉代考试方法主要有"设科射策",即主考官事先准备多道题目,并抄录在竹简上,称之为"策题" ;太学生随即抽取题目作答,称为"对策";而考试名称则简称为 "策试"。不难发现,"策试"即为后世"面试"之雏形。

魏文帝曹丕在位时期,曾对东汉传下来的"五经课试法"进行过一些改革,具体在两个方面。

其一,太学生在通过考试后,不需要再进行其他政府部门的考核,他们有权力凭借自身成绩,直接担任相应官职。

其二,首创预科生制度。曹魏朝廷在太学门前加了一道门槛,即所有新学员都是预科生,被称作"门人"。门人在经过两年时间的课程后,还要参加入门考试。只有通过者,才能正式进入太学之中;反之,若门人无法通过入门考试,则开除学籍,遣返回故里,并恢复其徭役。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战乱频繁,门阀士族凭借九品中正制度掌控取仕大权,因此这一时期的考试制度,已经基本崩坏。

古代考试制度:这些耳熟能详的考试方式,原来自古便有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形象

至隋唐时期,统治者注重人才选拔,并注意加强朝廷专权,故而创立科举制度,一举大破士族垄断。随着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飞速增长,封建主义一度达鼎盛时期,朝廷为选拔人才推行的考试制度,也出现长足进步。

(三)完善

唐初年间,学员的平生表现与结业成绩,已经与教师的工作成绩挂钩。也就是说,学生表现已经直接影响到教师仕途。不难推测,教师在教授学生之时,肯定会更加尽心。由此,师生之情得到飞速发展。古人云"天地君亲师",师者作为传道受业解惑之人,开始愈发受到社会关注。究其原因,学生的考试制度其实又有了明显变化。

原来,唐朝考试制度已经转变为日常考试制度,学生平日里的表现、言行举止都与最终成绩挂钩。日常考试制度,还分旬试、月试、季试、岁试和毕业考试。这与现代社会"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考试次数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增多。这种将平时测验、学年考试与结业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是考试制度中又一重大变化。不难发现,后世教育出现的"月考"、"季考",正是受此制度影响。

古代考试制度:这些耳熟能详的考试方式,原来自古便有

唐代科举考试

有趣的是,唐代的主要考试方式中,还出现"帖经"。 《通典》记载:"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一行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为通。"可以看到,"帖经"之法即为后世填空题的雏形。另外还有"问义"与"策问"两种考试方式,则是后世简答题与论述题的雏形。

及至宋代,在太学考试制度中,王安石首创"三舍法",将学生的平时表现与测验成绩,当做最终成绩的考核依据之一,这相当于现代大学中的"平时成绩"。

元明之际,此举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一套颇为完备的"积分制"。学员的积分达到某一要求,才能顺利通过毕业考试,这也相当于现代大学中的"学分制度"。

只可惜,考试制度发展至明清时期,其考试方式逐渐固化,竟发展成"八股取士"。八股文形式空洞,语言苍白无力,极大限制了读书人的创造和发散思维,堪称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次灾难。

古代考试制度:这些耳熟能详的考试方式,原来自古便有

清朝科举复原雕塑二、古代考试与选官密不可分

从古代考试制度的发展史中,不难看出一点:古代考试与选官制度密不可分。两汉选拔官员,以察举制为主体,考试制度不过是辅助阶段。但博士弟子这一身份,对应举者来说,无疑于是一块"金字招牌",不少经学致仕的大儒,都曾是这个出身,如东汉经学大家马融、郑玄等。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选官制度转变为九品中正制。中正官多出身于门阀世族,在选拔人才时重门第而轻才学。因此这一时期的考试制度,完全失去竞争精神,变得毫无意义。

隋唐以后,统治者创立并发展科举制度,考试制度得到飞速发展,其形式也愈发丰富。在优胜劣汰、充满竞争精神的考试氛围下,各路人才层出不穷。由此,中国封建制度达到鼎盛时期,君王也能为更好的加强中央专权。三、简述古代考试制度的利弊

古代考试制度,与中央朝廷选官方式相辅相成,为朝廷选拔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隋唐之后,考试形式更加公平、高效,导致不少寒族子弟能顺利脱颖而出。诸如郑玄、马周、欧阳修、宋濂等文化名人,皆为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小贡献。

古代考试制度:这些耳熟能详的考试方式,原来自古便有

东汉经学大家郑玄

尽管如此,古代考试制度依旧有不少弊端。究其原因,这是古代统治者对下层民众施恩的一个重要手段。考试制度为选拔人才,但它却始终为政治服务。从其本质来看,考试制度混淆了"育才"与"选士"的关系,致使其教育功能最终沦为政治的附属品。

如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便严重限制了当时读书人的思考能力。这种制度下选拔出来的人才,有不少人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罢了。

参考文献:

《通典》

《春秋繁录》

《礼记·学记》

《举贤良对策》

《汉书·儒林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