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尹继来老师书法探索(6)

2018-05-31 00:49:46 网络整理 阅读:143 评论:0

如刚出生的婴儿进入第二世界看到阳光和一些事物产生恐惧感,不由自主地哭叫和各种天真(天赋)的动作形态。这种动作形态是不成熟稳定的,没有一定规律的,也不是习惯形成的,更不是通过教出来的。是一种冇通过大脑的行为动作,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稚拙天真味,也是所谓的最原始的野味。其实也就是书法中的有我至无我的境界。还有一种拙味是老顽童,大智若愚的感觉。只有“拙”能基本概括现在人民所需要的书法风貌。书法要写出“拙”的味道是很不容易的事,书法里的“拙”其实也包括了“韵”、“法”、“意”、“气”,才有它的书写性。要做到古人有的我们有,甚至古人没有的我们也有。所以我一直在探索书法里的“拙”。老子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象无形。

小字要写出大字的精神风貌,恰恰与二王书法的那种妍丽相反。“拙”求的是古拙、古朴。无外乎在相关草根书法如造像记、砖文、陶文、简牍等,相应的碑帖中,有效地提炼其中的精髓部分。为了使他们气韵贯通,必须要在相关的碑帖中进行科学的“蒸煮”,我们要的是质(汤)。要达到这样高的程度,我们要做到与古人对话,能读懂古人碑帖的思想灵魂,才能有效地提炼。只能采取由像到不像的抓神写意的方法进行临创,因为金文、碑自然有那种古朴的“金石味”。原始意义上的“金石味”是在甲骨文浇铸在青铜器、刀刻于石头上的书法。这些物体本身就有一种质感,更重要的是经历远古造成自然风化和剥蚀等影响就天然形成了沧桑古老的效果。我们要把它转化到纸上就只能抓神研临了。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客观因素,再根据我多年来对书法的一些认识、理解、临习、创作的心得体会,我在本书中采取了临每本碑帖的同时都用几种临创的不同取向。逐步从碑帖里走出来,并即兴进行针对性的创作。《尹继来书法探索》分为三部分,临创作品、我目前的书法创作、我对书法认识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我的心愿是只要对同路人有稍许启迪就足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