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从明代小说入手,浅析..文化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影响

2020-02-17 21:22:45 暂无 阅读:860 评论:0

引言:

..文化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自从汉代传入中国以来,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对于民众和政权的意义各有不同,相较之下,无论是儒家学说衍生出的各种学派,还是本土生根的道教文化,..自始至终有着一席之地。随着政权更迭王朝替换,在统治者的推进下扎根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根深蒂固以致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明代小说入手,浅析..文化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影响

汉代..壁画..文化渊源

汉朝末年,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入西域得回佛经与佛像,安放在洛阳白马寺。南北朝时因为统治者的扶持,..在稳定民心同时教化众人,鼎盛时更留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隋文帝奉行..,多次从天竺求得佛经,唐代诸朝君王也皆对..推崇,使其文化在中原成熟发展,并渐渐成为..文化主流。

统治者推崇..可以看做是为了稳固民心,在鼓励同时又对其有一定的限制,..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权的手腕。普通民众潜移默化受到..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重要节日,..文化都已深入民心。腊八节,民间家家户户煮腊八粥,这一天正是释迦摩尼成道之日,又称法宝节。傣族的泼水节,前后持续时间十多天,刚好与佛诞日重合。每年七月半的盂兰会,本是祭奠祖先烧香蜡纸钱的日子,自梁武帝时起也成为..的僧自恣日。

从明代小说入手,浅析..文化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影响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中国..徒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风俗

..能够在中国发展并持续千年,至今仍有大量拥蹙与它发展历史有关,与民众的精神需求有关,与统治者的推崇与士大夫阶层的引导有关。朱元璋曾经明确说过"昔世家之为道,孤处雪岭,于世俗无干,及其道成也,善被两间,灵通上下,使鬼神护卫而听从,故世人两者愈多,顽恶者渐少,所以治世人主每减刑法而天下治,斯非君减刑法,而由佛化博被之然也。所以柳子厚有云阴诩王度是也。"明代小说中的..文化

从《诗经》开始,我们就有记载各地故事和人情风貌的习惯,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与《搜神记》是魏晋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状态的反馈,唐传奇和宋元话本的铺垫促进了明代章回小说的诞生。明朝蓬勃发展的小说是前代小说不同载体的集大成者,在展现社会现实与人情世故的同时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政治、生活与人文情感,其中处处可见..文化思想的身影。小说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思想在其中的展现表明了..已经完全融入民众生活中,并且起着教化和传播思想的作用。..文化的意识形态以讲因果报应,前生后世居多,宣扬吃斋念佛终获富贵,忘恩负义终遭报应这样的朴素真理。明代小说代表三言二拍系列,《西游记》,《金瓶梅词话》,《封神演义》中都有..思想的历史沉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对..的推崇与信奉。

从明代小说入手,浅析..文化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影响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小说内容大量涉及..文化01、

《初刻拍案惊奇》中第十四篇讲的就是一个前生后世的故事。开篇就说"欲知前世因,今者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者行者是。""从来人死魂不散,况复生前有宿冤。试看鬼能为活证,始知明晦一般天。"用诗的形式传递出..的轮回和往生思想。

从明代小说入手,浅析..文化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影响

《初刻拍案惊奇》线装

这篇讲的是一个农夫在耕地的时候因为没看清,不小心耕到邻居家地里的墓道上去了,结果邻居把这个农夫给打死了。谁曾想这农夫到了阴间,阴司可怜他无故蒙冤而死,就让他马上投胎了。刚好投胎的就是右邻居家,这右邻居家孩子生下来就把生前的故事讲的头头是道。众位乡邻都知道了,这孩子就是那个不幸被打死的农夫转世来的。

无论作者叙述真与假,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于死亡之后世界的幻想,又有着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内。希望那些冤死的人得以投生,再来人间一遭。

书中也说了"人身四大,乃是假合。形有时尽,神则长存。何况屈死冤魂,岂能遽散。"讲到鬼神之事,民间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连帝王都有这样的思想,朱元璋就曾经说,"其鬼神之事未尝无,甚显而甚寂,所以古之哲王立祀典者以其有之而如是······盖因人事而未尽,故显。且死者以其人事而尽矣,故寂。"

从明代小说入手,浅析..文化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影响

佛文化中“举头三尺有神明”广为影响普罗大众02、

《初刻拍案惊奇》书中第三十卷不但讲了轮回,还讲了因果与法制。"话说天地间最重的是生命。佛说戒杀,还说杀一物要填还一命。何况同是生人,欺心故杀,岂得不报?所以律法上最严杀人偿命之条,汉高祖除秦苛法,只留下三章,尚且头一句,就是"杀人者死"。可见杀人罪极重。"

这篇讲的是贩羊的一家三口被两口子谋财害命,怨气不散,三世果报的故事。第一世被谋财害命,第二世就投胎到这家做了儿子。要耗尽他家财,享尽他家眼泪。儿子十五岁害病,二十岁便死了。花的医药费抵过第一世被谋害的钱财,夫妻两流的眼泪也足够了。但是债还没有偿完。到了第三世,投生个女孩,在路边采桑遇见和尚,指给他说那施斋供僧的地方。这和尚去吃斋的地方就是那第一世谋财害命的两口子家里。但是两个老人对和尚来得及时感到诧异,追问之下才知道有个姑娘在树上给指了路。老人追到这边,想问姑娘为什么未卜先知。姑娘逃回家里,躲避不见,问得急了,最后才说了一句,某年某月有贩胡羊的父子三人,今在何处?这老两口大惊失色,急忙回去了,回去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的因果报应思想可见一斑,"但阳世间不曾败露,无人知道,那里正得许多法?尽有漏了网的。却不那死的人落得一死了?所以就有阴报。那阴报事也尽多,却是在幽冥地府之中,虽是分毫不爽,无人看见。就有人死而复苏,传说得出来,那口强心狠的人,只认做说的是梦话,自己不曾经见,那里肯个个听?却有一等,即在阳间,受着再生冤家现世花报的,事迹显著,明载史传,难道也不足信?"用..的思想来为那些枉死的人伸冤,告诫众生天网恢恢,犯了法终会有覆灭的一天。只是不是这一世,就是下一世,终得偿还。

从明代小说入手,浅析..文化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影响

佛家答疑众生03、

我们知道《金瓶梅词话》讲的是西门庆恶行累累终获报应,油尽灯枯髓竭而亡的故事。《金瓶梅》的..思想更为明晰,善恶因果,转世成人等等不一而足。西门庆骄贪财好色,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杀夫夺妻罪孽深重,惨死无状报应不爽。书中李瓶儿死后数次托梦用..思想来教化西门庆,但最终仍没有将他规劝回正途上来。

书中写到"为人多积善,不可多积财。积善成好人,积财惹祸胎。石崇当日富,难免杀身灾。邓通饥饿死,钱山何用哉!今人非古比,心地不明白。只说积财好,反笑积善呆。多少有钱者,临了没棺材。"则更是明明白白的道出了积福行善,财富引祸的因果思想。

虽然西门庆丧尽天良的种种行事,但西门庆妻子吴月娘的礼佛行为则更像是他的一面镜子,吴月娘崇佛知礼的行为更像普世中的善男信女,信佛求得安慰,信佛终得善终。西门庆死后,吴月娘还通过..法师的力量让其转世,寻求灵魂解脱,也是向善号召。明明坏事做尽,最终却向佛法靠拢,求得下一世的灵魂解脱,足以见得..思想影响深厚。

从明代小说入手,浅析..文化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影响

吴月娘手绘图04、

《西游记》是..小说又是神魔小说,书内数次展现道教与..之争,宣扬了作者内心崇佛灭道的精神形态。书中对..典故与禅宗公案有诸多描绘,更是将《心经》时时提起。夜里参禅打坐时,唐僧念得是《心经》;豹子精将唐僧装在笼子里打算蒸时,唐僧在笼中默念《心经》;孙悟空在车迟国与虎力大仙比赛祈雨,唐僧坐在高台上默念《心经》。小说本身就是由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历史演化而来,用佛家诸多典故来渲染..理念,苦集灭道,六根清净,六道轮回等处处可见,全面的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和民间对..的推崇。

从明代小说入手,浅析..文化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影响

车迟国一集中唐僧念经打坐

在《西游记》中,众生就是佛所要"度"的对象,因为众生皆苦,轮回皆苦,想要从中解脱,就得佛家慈悲救度。

"一切众生与佛有重恩,有重恩故,如来不舍众生。"唐僧西天取经路上遇到的芸芸众生,想要吃他的妖魔鬼怪,看似被悟空打败或降服,实则是唐僧来为他们度业。他们是唐僧取经路上的"难",也是唐僧成佛要度的劫,度与被度者之间,相互关联,互相作用。..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思想,不但稳定民心教化众人,还对人们的精神文化内核起着一定的指引作用。民间流行的死后超度,往生咒,皆是此类代表。结语:

从明代小说中可以看出,..讲究因果,轮回宿命,号召人们向善。在倡导人们道德至上的同时,也对当下的困苦生活有一定的适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果报思想中还包含了隐忍恪守,接受这一世的苦难并祈求来世的福分。

..讲究因果报应,认为做善事其实是积福行善,做坏事就是自食恶果。..里面的善业清净法,不善业就是污染法。善恶为因,能够造出不同的果报,就是业。作为业的表现形式,在俗世间的都是善和恶的二元对立,有业就有因,有因必有果。这一世的因会成为下一世的果,这一世的果又会成为下一世的因。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从明代小说入手,浅析..文化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影响

..徒在学习佛法延伸:

轮回思想和地狱之说,不但在民间故事里延伸,还对司法判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鬼神观念和信仰在古代法律文化的"小传统"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国家法律大传统也发挥着一定影响。"

《明史》中有这样的案例。叶宗人视察民情时看到"有蛇升阶,若有所诉",他就问蛇,若有冤情,定会主持公道,还它公理。蛇听完就转头走,宗人派人跟着,一直往前走,结果到了一个卖饼的店铺里。在那烤饼的炉子前停了下,就钻了下去。叶宗人就命人开始挖炉子下面的土,结果发现了一具尸体,已经僵硬了。原来是店主人把人杀了,藏在炉子下面。这个案例即是因果报应,又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典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