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国人暴动”之后,西周时期的中国是否短暂实行过共和政体?

2020-02-24 21:21:48 暂无 阅读:1528 评论:0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政体”这个名词的原始含义相当于“公务团体”,是指执行最高治权的统治者。这些最高统治者可以是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当最高统治者是一个人时,我们称作君主政体或僭主政体;当它是少数人时,则属于贵族政体或寡头政体;而当它是多数人时,则为共和政体或平民政体。

因此,共和政体是指以群众为统治者而又能照顾到全邦人利益的政体。古代文明中,大部分国家都实行君主政体。雅典人直到梭伦改革,才逐渐从王政时代转向民主时代;而罗马人也是在驱逐塔克文之后,才进入..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共和”一词起源于西周。《史记·周本纪》说西周末年,周厉王无道,百姓不堪压迫,因而发生了“国人暴动”,厉王被逐出都城,流亡于山西。之后,国家出现了没有君主的局面。为此,召公与周公二相代理行政,号曰“共和”。十四年后,厉王驾崩于外,二相便迎立太子继位,是为宣王。这说明从厉王流放到宣王继位之间的这十二年里,国无君主,大臣行政,西周政体发生了变动。而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共和”也便成了“君主”的反义词,那么西周时期是否真的实行过无君的共和制?

“国人暴动”之后,西周时期的中国是否短暂实行过共和政体?

国人暴动后,西周短暂结束王政时代《史记》里关于“共和”的记载

周厉王被国人驱逐的事散见于各类史籍,其中以《左传》和《国语》最早。《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记载说:“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这是说周厉王被驱逐后,有诸侯暂时脱离自己的本位,代替周王来行“王政”。《国语》则说:“诸侯不享,王流于彘。”

对于这件事,《史记》在不同地方都有记载。《齐太公世家》说:“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鲁周公世家》说:“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燕召公世家》说:“燕惠候当周厉王奔彘,共和之时”;《管蔡世家》说:“武侯之时,周厉王失国,奔彘,共和行政,诸侯多叛周”;《卫康叔世家》说:“周厉王出奔于彘,共和行政焉”;《晋世家》说:“周厉王迷惑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

从这些世家的记载中,可以归纳出几条信息:

一、周厉王曾遭遇国人暴动,被迫流亡于彘;

二、厉王出走后,有大臣代其行政,并将这种行为称为“共和”;

三、共和行政一共持续了十四年;

四、共和行政时,王室衰微,诸侯多叛周;

然而,依然有两个问题困扰着我们。第一,代周王行政的“大臣”究竟是谁?第二,在共和行政的十四年里,国君的位置是否一直是空的?也就是说周朝的君主制政体是否发生了改变?《史记》的世家部分没有明确说明,在《周本纪》中才给出了答案。里面说“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这说明代周王行政的大臣是召公和周王两名宰相,而厉王一直在外流放了十四年,君位空虚,直到他死后宣王才继位,所以周朝一度出现了“虚君共和”的局面,然而这只是《史记》而且是《周本纪》里的说法。

“国人暴动”之后,西周时期的中国是否短暂实行过共和政体?

共和行政标志王权的衰落先秦古籍中关于“共和”的不同描述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认为“共和”就是周召二相代天子行政时的年号,记作“共和元年、二年”等。然而在汉武帝之前,古人采用的都是干支纪纪年,并无年号的说法。在《春秋》里,也都是用国君在位的时间来记载年岁,如隐公二年、武公三年等等。鲁昭公在二十五年时被三桓逐出国门,一直流亡到三十二年才死,《春秋》并未因此而另设年号。为何周厉王出奔后就按“共和”来纪年了呢?先秦古籍认为,因为那时候有一个名叫共伯和的人入京摄居了君位,所以才用“共和”来纪年。

《清华简·系年》记载说:“ 厉王大虐於周,卿李、诸正、万民弗刃於厥心,乃归厉王於彘,共伯和立。十又四年,厉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归於宋。”《汲冢纪年》说:“十二年,王亡奔彘。国人围王宫,执召穆公之子杀之。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

这些先秦古籍说明代天子行政的“大臣”不是周公与召公,而是“共伯和”。《汉书注》说共是国名,伯是爵名,和是人名。厉王被驱逐后,共伯和被大臣们迎入王室,暂居君位,代行王命,所以他摄政的这十四年称为“共和”。这样,先秦古籍与《史记》存在两处矛盾:

一、《史记》认为厉王出奔后,主持朝政的大臣是周公与召公,先秦古籍认为是共伯和;

二、《史记》认为在厉王出奔之后,宣王继位之前,西周朝中没有国君,先秦古籍则认为有一个摄政的国君,他就是共伯和;

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相呢?为何史书记载中会出现这种混乱?

“国人暴动”之后,西周时期的中国是否短暂实行过共和政体?

今本《竹书纪年》最早见于明朝西周“共和行政”的可能真相

首先,我们要知道,《史记》中关于共和行政的说法并非一家之言,而是司马迁取材自其他史料。《十二诸侯年表》里就说:“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六国年表》说:“太史公读《秦纪》,至犬戎败幽王”云云,可知司马迁曾见过许多现今已失传的史料,他也是在择优采录的基础上写作的。例如《周本纪》末尾说“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接着便进行了论证,说明周幽王被杀之后,周朝的都城才迁徙到洛邑。

倘若司马迁读到《清华简·系年》,他也许会发表一番议论:《系年》说厉王被万民“归於彘”,万民又拥戴共伯和为王,一直过了十四年,厉王生宣王后,这些万民才将共伯“归於宋”而立宣王。这样看来,西周倒是一个群众统治的真正..了,因为万民可以随时废立君主、选择自己的国王,显然不太可能。而且《系年》说宣王生于厉王被驱逐十四年之后,那么他登基时只是一个婴儿而已,这种说法与《国语》的“彘之乱,宣王在邵公之宫”相矛盾,可信度不高。

《汲冢纪年》的记载则接近于《国语》,只是“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存疑。这本书发掘于西晋,也称《竹书纪年》,原本早已在宋代散逸,不复存世了。我们只能从《晋书》里略见一二。《晋书·束晳传》说:“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魏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中经传大异......幽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这里的幽王应是厉王,为史家误记,因为这本书并不存世,所以详细记载我们不得而知。到了明朝万历年间,藏书家范钦突然刊印了一本失传多年的《汲冢纪年》,里面好作小说家语,这本书才是我们今天所见的《竹书纪年》,可信度如何,留给读者自行判断。

“国人暴动”之后,西周时期的中国是否短暂实行过共和政体?

共伯和究竟是谁显得扑朔迷离,《左传》《国语》等书中都没有记载说周朝有一个叫“共”的国家,因此“共伯”很可能只是一个谥号。《卫康公世家》说卫釐候的太子馀死后,“谥曰共伯”;《国语》说晋献公的太子申生死有“谥共君”,可为佐证。

《太平御览》里说:“共和十四年,大旱,火焚其屋,伯和篡位立。其年,周厉王流彘而死,立宣王”,根据这则记载,可以调和《汲冢纪年》里“共伯和摄行天子事”与《史记》中周召“共和行政”的矛盾,历史的真相可能是这样:在发生国人暴动、厉王出奔后,诸大臣共同主持朝政,度过了虚君的十三年。之后,有一个谥号“共伯”的大臣篡夺了空缺多年的王位。这年,周厉王驾崩了,大臣们因天下大旱而不满共伯和,便重新迎立厉王的太子登基,是为宣王。共伯和被迫像西汉的昌邑王或唐朝的武则天一样,退位让贤,同时也保住了名声,故而为《庄子》与《吕氏春秋》等称颂。

《史记》因共伯和统治短暂,故而只说那段时间是大臣们共同行政;《汲冢纪年》则记载共伯和曾短暂“摄行天子事”。后人遂误以为在厉王出奔后,共伯和一共统治了十四年,并用此来推翻《史记》。根据《晋书》里的说法,真正的《竹书纪年》认为“幽王(厉王)既亡”后,才有“共伯和者摄天子事”,而厉王死在流放后的第十四年,宣王也是这一年登基的,所以共伯和统治的时间仅仅为数月而已。

“国人暴动”之后,西周时期的中国是否短暂实行过共和政体?

厉王驾崩后,宣王登基前,共伯和短暂据位西周“共和行政”并不是实行“共和制”

《左传》说:“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倘若厉王出奔后,大臣们又另立了一个新王执政于上,那么诸侯何以能“间王政”?这说明,西周确实存在一段虚君共和的时期,那时厉王出奔在外,国家政事由诸侯来主持。但这不是从君主制变成了共和制,而是形成了贵族制或寡头制。

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始终是周王室及功臣贵族,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奴隶主阶级。广大的群众或者为自由民,或者为奴隶,他们没资格参与政事。所以即使厉王出奔,国家虚君,“共和行政”也不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共和制。周朝百姓通过国人暴动,推倒了王权,但他们没有像古雅典和古罗马那样,对西周政治制度进行改革,设置执政官和保民官,也没有组成公民大会。所以,国王虽然被赶跑了,但国家机器却未发生变化,分封制的结构依然存在,而这种金字塔形的制度必然需要一个天子。所以“共和行政”的晚期才出现了共伯和篡位的事,由于他得不到大臣们的承认,所以人们才一致拥戴宣王登基。

国人暴动没有像西方那样成为革命,但它造成了“共和行政”。而在古人的观念里,“共和行政”意味着无君无父,是东周“兴师不请天子”的端倪——周朝人还习惯不了没有君父在上的日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