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趣谈汉武大帝的用人之道!(6)

2018-05-31 22:34:51 网络整理 阅读:177 评论:0

五是兴办太学,培养人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在西汉早期,由于只有私家教学,没有政府设立的学校,士人的学识水平难免参差不齐,尽管当时黄老思想盛行,但私学所培养的人才不一定符合吏治的要求。所以,兴办官方学堂,把养士与选士结合起来,以提升并保证行政官员的整体素养,就显得重要且必需。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了西汉名儒董仲叔“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都城长安设立了国家的最高学府——太学,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

趣谈汉武大帝的用人之道!(6)

董仲叔

太学中的老师是称博士,太学择师甚为严格,主要采用征拜、举荐的方式选拔,要求必须德才兼备,大多由名流充当。太学中的学生称博士弟子,主要由中央有关部门典选或地方郡县长官推荐。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有《诗》、《书》、《易》、《礼》、《春秋》等。

趣谈汉武大帝的用人之道!(6)

太学门

太学每年进行一次选拔考试,通“一艺”以上,可以任官;获得较高等级的能任“郎中”。如“一艺”也不通,则被打发回家,且推选人还要受罚。汉武帝还亲自策问,亲自选拔。这样严格、规范的教育制度,不仅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充实进各级官僚机构,满足国家选人用人的需求,而且营造了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氛围。为方便学习,汉武帝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广开献书之路,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于是“书积如丘山”,多达33090卷,皇室和政府藏书空前丰富。

趣谈汉武大帝的用人之道!(6)

太学

在汉武帝先进、开明、公正、择优的选人用人政策指引下,各类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曾国藩称之:“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班固则惊叹:“汉之得人,于此为盛!”也正因为有这些人才做支撑,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得以顺利实施,且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不仅使大汉王朝达到了鼎盛,而且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

趣谈汉武大帝的用人之道!(6)

汉军威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