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清代内务府,就是执掌宫廷事务的闲散部门?了解下都虞司和粘杆处

2020-05-23 03:31:30 暂无 阅读:1681 评论:0

在诸多影视作品的演绎中,清代内务府似乎只有三个职责:供给东、西六宫日常所需物资;调配并管辖、约束太监、宫女;执掌皇帝临幸后宫诸等事宜。整体而言,内务府似乎只服务于后宫。但实际上,清代内务府虽然确系执掌宫廷事务的官署,但其管辖范围之大、种类之多、权力之大,绝对超乎世人的想象。

清代内务府,就是执掌宫廷事务的闲散部门?了解下都虞司和粘杆处

就我们所熟知的清代宫廷职能机构,诸如敬事房、慎刑司、造办处、上驷院、御茶膳房等等全都隶属于内务府。

可尽管内务府管辖范围如此之广,似乎也无法让其摆脱执掌宫廷事务的闲散部门标签,除了慎刑司这个令太监、宫女感到恐惧的变态部门,内务府似乎并没有让人感到畏惧和神秘的地方。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清代内务府,果真就只是一个只会服侍于皇帝和后宫,管管太监和宫女的小部门?

如果你详细了解了都虞司和粘杆处这两个神秘部门,肯定就不这样认为了!

清代内务府,就是执掌宫廷事务的闲散部门?了解下都虞司和粘杆处

清代宫女形象

都虞司

《清史稿·内务府》有载:

都虞掌武职铨选,稽覈俸饟恩血阝,珠轩岁纳,佃渔岁输,并定其额以供。

顺治年间,都虞司叫做“采捕衙门”,执掌掌上三旗武职官员铨选任用、官兵俸饷考核及秋狝狩猎之事。仅就上三旗武职官员的选用一项,就足以说明都虞司的权力之大。更重要的是,都虞司下辖65队被称为“打牲队”的特殊武装力量,每队30人,共计1950人。

清代内务府,就是执掌宫廷事务的闲散部门?了解下都虞司和粘杆处

这支神秘的武装力量,是用来干什么的?它的战斗力如此?

我们以两个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1、乾隆年间,有个权势煊赫的法和尚,“所结交皆王公贵客,其富逾王侯,人莫敢撄”。和诸多王公贵胄暗中多行不义交易的法和尚,于京城中几乎无人敢惹;再加上法和尚掌握着这些大人物的隐私秘密、不法罪行,即使他犯下“聚博,私蓄诸女”等诸多不法之事,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甚至朝中重臣也不敢擅自抓捕,即使抓捕了也有王公贵胄出面求情,不了了之。

无奈,无法无天的法和尚偏偏惹上了阿里衮——乾隆年间一个权势滔天、背景强大到没边的悍将。可就算如此强悍的人物,也担心诸王公贵胄们会出面阻拦、求情。于是,阿里衮“乃令番役阴夜逾垣擒之,尽获其不法诸状”,才将法和尚杖毙于寺庙门前。

这里的“番役”,即为隶属于内务府都虞司的武装力量。

清代内务府,就是执掌宫廷事务的闲散部门?了解下都虞司和粘杆处

2、顺治年间,有个名为阿里玛的骁勇战将,“能自握其发足悬于地,又能举盛京实胜寺之石狮,重逾千斤。战功甚钜”。可等到没仗打的时候,多行不法之事,顺治皇帝便下令将其捉拿处斩。可阿里玛的威名早已远播,普通官兵根本无法将其抓拿归案,屡次抓捕均以失败告终。

无奈之下,顺治皇帝钦点“采捕衙门”的将士前去抓捕,才除掉了这个传奇悍将。

也就是说,都虞司乃系一个能够超越所有衙门,单独行事而且拥有无法估量之恐怖战斗力的神秘武装力量。仅此不到两千的将士,就配备了总管、翼长、委署翼长、骁骑校、委署骁骑校、委署章京、委官、笔贴式等诸多官员,制度明确、等级森严,一旦出动便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清代内务府,就是执掌宫廷事务的闲散部门?了解下都虞司和粘杆处

粘杆处

除了都虞司,隶属于内务府的粘杆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血滴子”更是一个能令所有人畏惧的恐怖机构。

历史上的粘杆处,远比影视作品中演绎的更为恐怖,“形..,似球,中藏快刀,刀之旁有机关,如弹簧式”的杀人利器也确实存在,用此武器杀人,“虽大庭广众之间,亦仓猝不及觉也”。该机构之所以被称为“粘杆处”,和其表面上专事粘蝉、捉蜻蜒、钓鱼的服务工作有关,更和雍正皇帝将政敌视为小动物,肆意捕杀、随心所欲的控制有关。

清代内务府,就是执掌宫廷事务的闲散部门?了解下都虞司和粘杆处

相较于铲除政敌的职能,粘杆处的工作性质更类似于特务机构。《满清外史》对雍正皇帝创设粘杆处的目的,有着较为真实的描述:

于十三年中,专用此辈,以为心腹。故其伺察之严,有令人防不胜防者。

除了“伺察”之责,粘杆处还掌官员奏折转交之权,并时刻跟随皇帝身边,窥视一切形迹可疑之人,一旦发现有异,或令侍卫缉拿、或直接革杀。

乾隆朝权臣、大贪官和珅,之所以拥有如此权势,“上自王公,下至舆珅,几无不归附者”,就是因为乾隆皇帝令其执掌粘杆处,利用粘杆处的特殊职能掌控满朝文武、加强中央集权。嘉庆皇帝扳倒和珅后,鉴于粘杆处的威力和影响实在太多,容易被权臣操控威胁皇权,便逐渐废黜了其特务职能。

清代内务府,就是执掌宫廷事务的闲散部门?了解下都虞司和粘杆处

现在,还觉得清代内务府只是一个管理宫女、太监,只懂得讨好后宫主子的小衙门吗?

参考文献:《清史稿·内务府》、《啸亭杂录》、《满清外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