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谁言蜀中无大将?!且看蜀汉“后五虎”(4)

2018-10-07 10:42:59 网络整理 阅读:107 评论:0

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春天,魏国大将军曹爽(曹爽虽然是个庸才不假,但也没有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般不堪)听闻蜀汉大将军蒋琬病重,于是统领步兵、骑兵十多万人经骆谷,直指汉川。当时汉中的守军不足三万,将领们大为惊骇。有人建议放弃阳平关,放曹魏大军进入汉中,然后全军坚守汉、乐两城,等待驻扎在涪县的蒋琬大军驰援。王平却道:“不能这样,汉中距离涪县距离过远,将近千里之遥。敌军如果攻占阳平关,汉中守军必有灭顶之灾。现在应该先派遣护军刘敏,杜参军占领天险兴势山,,我自己率军在后面抵挡;如果敌人分兵向黄金进军,我就亲自率领一千人前去抗击。不需要多久,驻扎在涪县的大军就会赶来支援,这才是上策。”当时只有护军刘敏和王平意见相同,两人迅速行动。驻扎在涪县的各路军马以及接替蒋琬担任大将军的费祎率军从成都赶来,加上连日暴雨,山路塌方泥泞难行,魏军最终退走,虽然此次作战有天气相助以及曹魏指挥官曹爽个人能力不足的原因,但正是因为王平力排众议,指挥安排得当才能防守汉中成功。一个合格的指挥官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局面前寻找出合适的战机,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取胜机会;即使遭遇部下的反对,也能够坚持己见,不为外力所左右。当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王平在北,都有显赫的名声和功业,并称“平安三将” 。

王平生长在军队里,整日里与大老粗们为伍,自己的文化水平也不高,提笔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然而口授书信,却都很有条理。他让人给他读《史记》、《汉书》中的“纪”“传”,听完后,完全懂得其中的大意,并且常常谈论而不弄错其中的意思。可见王平是一名十分有上进心,懂得完善自己的不足,颇有儒将风度的将军。 然而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如此看似完美的王平却有着其性格上的弱点。他性情狭隘多疑,为人轻狂,因为这点他受到损害,于延熙十二年去世。(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三国志蜀书王平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