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茶与酒 | 只要杯不空,我们总会有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5)

2018-10-30 16:16:33 网络整理 阅读:204 评论:0

茶之苦,朱熹也有过很好的阐释:“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弟子问:“此理如何?”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本天下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又如‘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都是此理。”大理三道茶的灵感是否与此有关,还不好说,但茶的苦涩与甘甜从此被人熟知。

无论是从杜育,还是从陆羽、皎然出发,追溯茶的故事都显得那么清淡,茶在食物之外,在生活之外,在任何密集的平原区之外,它远在山林,藏在寺院,等着被发现、被赏识。

茶与酒 | 只要杯不空,我们总会有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5)

茶与酒 | 只要杯不空,我们总会有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5)

茶的苦,酒的醴,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一个认定酒能舌灿曜日的国度,茶一出现就被视为某种威胁。

茶自身的脆弱和无根基虽然为其改造提供了大量空间,但同样带来了巨大风险,它注定了只是后院的产物,这点从茶普及的区域——寺院

就能看出,这里不过是一个禁止饮酒的地方。只有在这里,才能为陆羽和皎然等人改造茶提供空间。

《饮茶歌》这样唱道: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也完全可以理解为喝酒之后的神思恍惚,只不过现在他们都移情到了茶身上而已。

自唐以降,不仅是酒,连茶也能打通前往永生之道,这两种属性完全不一样的物质,迈入了如影随形的时代。

茶与酒 | 只要杯不空,我们总会有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5)

酒,给人感觉到的是一种强大的气场;而茶,使人感觉到的是一种优雅、儒雅。

茶与酒在互动互补中形成微妙的平衡,一个人也许还在喝酒,但他需要谈茶来表明自己的高雅趣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