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淳化阁帖》(最善本)简说(3)

2018-06-10 08:52:04 网络整理 阅读:88 评论:0

《淳化阁帖》(最善本)简说(3)

执手帖

《阁帖》出现以后,从欧阳修的《集古录》开始,苏轼、黄庭坚等从不同角度阐述和评价其优劣。米芾《法帖题跋》、黄伯思《法帖刊误》更尖锐地抨击《阁帖》的部分舛误。从宋陈与义的《奉敕校释》、刘次庄《法帖释义》、明顾从义《法帖释文异》,至清王澍的《淳化秘阁法帖考正》,先后参与研究的学者不下百人。从《阁帖》是否是中国丛帖之祖,《阁帖》的内容有哪些是原迹勾模上石,有否翻刻前石本,是刻石还是刻木,内容的舛误、文字印文释读、各种复刻本的传承关系,以及由《淳化阁帖》影响而出现的各种刻帖研究,等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学科——帖学。蒸湿帖

《淳化阁帖》(最善本)简说(3)

自唐太宗发出“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其惟王逸少乎?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的赞叹后,王羲之便被尊为“书圣”。唐以后的中国书法史,基本上是在以王羲之为首的二王传统之下展开的。共10卷的《淳化阁帖》,其中卷六至卷十摹刻即为“二王”墨迹,计233帖。由此“二王”书迹得以保存和流传至今。这是《阁帖》在中国书法史和“二王”书法传承中最最积极和不可磨灭的贡献。赵孟頫言:“书法之不丧,此帖之泽也。”终生钟情《阁帖》的赵孟頫前后历经数年获得《阁帖》全帙,虽版本不同,几经拼凑,然诚非易事。且时时观摩、临模。在传世赵氏墨迹中,《临王羲之太常帖》《临王羲之采菊帖》等,深得右军韵味。对于一心复古、全面师晋的赵孟頫,《阁帖》为他打开了认识和学习晋人书法的大门。被称为“神笔”的王铎为后世留下大量书作,其中临习之作竟占约二分之一。在众多临作中,王铎临习最勤、得力最多的便是《阁帖》。正因为《阁帖》中保存书法的精华,王铎才终生孜孜不倦浸淫其中,功力之深超过同时代任何一位书家。《淳化阁帖》对后世影响深远,不管是书法大师如赵孟頫、王铎等,还是普通文人墨客都受其灌溉良多。《淳化阁帖》是书法史上一部经典“教科书”。

本文刊登于2014年第10期《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