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孔子和柏拉图放到一起比较,不知道你想过没有,没想过就来看看

2018-11-30 10:05:51 网络整理 阅读:57 评论:0

看到本书挺有意思,名叫《大历史视野》。这是一本以人物为线索的历史书,书中找了很多对来自不同国家,但又有一定相似之处的历史人物来作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与评析,获得一种跨越文明与国别的历史视野。这也就是这本书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过一个概念,叫“轴心时代”。他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中国、印度、西亚、欧洲等地区,都发生了文化突破现象,诞生了很多影响后世的思想、哲学、..领域的伟人。中国的诸子百家和希腊的哲学家扎堆出现,基本都在这个时间段之内。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虽然他们之间相隔了一百多年,但从对东西方两大文明的影响来看,这二位放在一起来比较,还是很合适的。

孔子和柏拉图放到一起比较,不知道你想过没有,没想过就来看看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比较孔子和柏拉图的。

我们先来看他们思想中相同的地方。首先,他们都相信,一个好的社会必须由具有无上美德和智慧的人来领导,因为绝对的道德真理是存在的。比如每天听本书讲过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一个著名的设想:哲人王。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掌握政权才是人类的出路。

其次,他们两人都不相信法律,认为法律的负面意义要大于正面。比如孔子,虽然表达过对法律的尊重,但比起法律,他更推崇的是“礼”,认为法的最高境界是使人人都自觉遵从于“礼”,达到“使无讼乎”的境界。也就是说,没有法律纠纷。

孔子和柏拉图放到一起比较,不知道你想过没有,没想过就来看看

这里我们可以补充一个书里没有提到的,孔子生平有名的典故,就是“晋铸刑鼎”事件。晋国铸造了一个鼎,把法律条文刻在鼎身上。孔子就强烈反对,认为宣传法律条文,就会削弱国民对贵族和官吏的尊敬,破坏了贵族和平民之间彼此守序的理想状态。这个事件在之后两千多年里被反复解读,究竟孔子反对的是公示法律条文这件事,还是反对法律的具体内容?这个问题始终没人能说清,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孔子是反对把法作为社会基石的。至于柏拉图,法律在他眼中,也并非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佳选择,而只是在“哲人王”模式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备选项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