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真要说历史的话“婆”比“姥”要久远(4)

2018-06-22 11:16:40 网络整理 阅读:86 评论:0

中国历史上,人口不断往东南迁徙,使得北方中原汉语和南方语言分别演化,改变了中国的语言分布格局。从公元4世纪开始,中原居民首先南迁江淮,进而进入长江三大湖流域,或再沿东南沿海和江西、湖南远徙岭南、福建、广东、广西。而中原居民的大量南迁,或是吸收当地土著的语言词汇,或是当地土著学习汉语融入..。各个民族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方言。

这样的移民“交流”历史上不止一次,有的移民活动发生在汉代,有些是在晋代,有些是在宋代,比如宋室南迁杭州,于是方言的演变越发复杂。随着南进的移民越走越远,方言也越来越歧异,比如,后来移民到浙南的后代,他们的方言与祖先出发地已经完全不一样,甚至互相听不懂了。

杭州话就是移民造成的有趣方言现象之一。杭州虽然地处吴方言区,但方言词汇和发音都与四周的方言略有不同,就是因为南宋时把开封话带了过来,所以至今杭州话里还有一小部分保留着开封话的遗迹。

方言是我们丰富多彩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摘抄一段胡适对方言的推崇。胡适在《〈海上花列传〉序》中说:“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能表现说话人的神情口气。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活人。”

(部分资料摘自《方言与中国文化》,历史地理和文化语言学家周振鹤与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家游汝杰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