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唐太宗心中的“天下”什么样?关键在于两个非常平常的字:不杀!(2)

2018-06-30 12:06:44 网络整理 阅读:106 评论:0

在翻阅这段历史时,我忽然就在期间一个细节上停留了下来——“灵州会盟”。

公元618年,中原内战趋于结束,唐承隋制,新立王朝,一个盛世的茬就这样被接上了。

到了唐太宗时期,唐朝依次取得了对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薛延陀、..、龟兹的胜利。从此,北部边患基本解除,边关数十年不再有大的战事。

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系列征讨与军事兼并,唐王朝实力大增,卷入中原战乱的少数民族势力或是融入到了唐朝,或是选择退回到从前的生活区域。据说,征服突厥后,唐太宗登上顺天门,召见颉利可汗,当面数说了他不断背盟,恃强好战,掠夺百姓的五大罪状。最后又对他说:“不过自从便桥会盟以来,你没有大规模的入犯,所以我可以不杀你。”

颉利可汗感激不杀之恩,哭谢而退。唐太宗把颉利和他的家属安置在太仆寺,厚加款待。突厥东北地区的奚、室韦等十几个部和西域的各小国听闻后,纷纷要求内属;逃到高昌的突厥人,听说唐朝对归降的突厥人待遇优厚,重新回来归唐。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从而开创了各民族和谐相处、长治久安的盛世。各少数民族十分敬重唐太宗,认为他可以统领天下所有的可汗及其属下臣民、领地。为此,唐太宗晚年曾得意地说:“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而现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唐太宗心中的“天下”什么样?关键在于两个非常平常的字:不杀!(2)

公元629年八月,塞外秋高气爽,水草丰盈。唐太宗一行离开长安,沿泾水北上。八月二十一日(10月5日),唐太宗车驾到达了泾州(天宁夏泾源县境内)。在这里,唐太宗对当地百姓进行了慰问,还给一些鳏寡孤独的老年人送去了粮食、布匹等慰问品。

八月二十二日,回纥、拔野古、同罗、仆固、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部、斛薛等11个种姓部落各派使者前往入贡。他们说:“薛延陀不侍奉大国,暴虐无道,不能成为我等的君主,他们自取灭亡,部落作鸟散,不知去向。我们各有驻地,不会跟随薛延去,而前来归附天子,希望天朝设立有司衙门,委任官吏抚慰我等。”唐太宗很是高兴,诏命他们到灵州相会,又派右领军中郎将安永寿作为回报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