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文学」叙事文之祖——《春秋》

2019-05-23 18:34:12 暂无 阅读:804 评论:0

常识点提纲

《春秋》是鲁国的纪年史。这种纪年史周王朝和诸侯列国都有,固然内容分歧,一样都称为“春秋”。现今撒布的鲁《春秋》是经由孔子修订的。它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列国的事件,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凡二百四十二年。春秋时,周室不振,诸侯争霸,战乱迭起,异族交侵。孔子为维护周王朝奴隶制的统治,主张尊王攘夷,正名定分,贪图巩固王朝最高奴隶主政权,使“大一统”局势恢复安宁。春秋时期经由孔子编定的《春秋》,记事系统,具有自发的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汗青的通称,后特指经由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纪年史。《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汗青事件,记事体式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点和自发的记事意识。连系作品懂得

《春秋》记事都很节减,长的不外四十多字,短的仅有一字。是以,其记事虽简而有法,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例如隐公元年载:“夏,蒲月,郑伯克段于鄢。”例如僖公十六年书曰:“春,王正月,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鷁退飞,过宋都。”时间、所在、人物、事件都有,但事件的因果、过程,人物的行为、性格,都无从知道,仿佛一则新闻题目,而不像一篇文章。

「古代文学」叙事文之祖——《春秋》

《春秋》是“礼义之大宗”(《史记·太史公自序》),维护周礼,否决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是其首要的思惟倾向。这种倾向内行文中不是议论性文辞,而是在史事的节减记述排比中示意出来。《春秋》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词中示意出作者的爱憎。好比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曰“弑”等。这种史着中灌注强烈情绪色彩的作法,为子女史传文学所继续。加深印象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懂得。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

读春秋,必需读三传,然三传文辞不加讲解也读不领略。自汉至清,讲解传文,或研究其要义者,多得不堪列举,但根基的讲解应该是十三经里的注疏。三传注疏各有凡例,依例研究经传,自得其便,但不克偏执一家,自认为是。一部《春秋》是孔子的佳构,孔子的学问包括万象,春秋的寄义何尝简洁。所以,研读春秋,不只不克以今古文任何一家自限,更应寻找于易礼诗书,始能窥测圣人的真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