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在农民起义反莽时,各地豪强也趁机而起,其中就有隗嚣和卢芳等人

2019-07-16 18:51:02 暂无 阅读:1130 评论:0

西汉末年,王莽的陈旧统治,引起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推翻了新莽政权。当赤眉军进入长安后,遭到长安四周田主武装的抵制。他们“保壁固守”,囤积粮食,使百万义师陷入逆境。义师被迫退出长安,至安宁、北地一带寻找粮食,时天寒大雪,义师冻饿而死者甚多。建武二年(公元26年),赤眉军欲西向上陇,隗嚣遣部将“杨广迎击,破之,又追败之于乌氏(今固原市南)、泾阳(今甘肃平凉市西北)间”,赤眉军复还长安。次年,赤眉军东归时,为汉将冯异率军“大破于崤底(今河南渑池县南)”。在农民起义反莽时,各地豪强田主也乘隙而起。所谓“国内俊杰翁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遍于世界”。

在农民起义反莽时,各地豪强也趁机而起,其中就有隗嚣和卢芳等人

在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失败后,各地仍有很多封建割据势力,个中有天水的隗嚣、河西的窦融、巴蜀的公孙述和五原的卢芳。个中隗嚣与卢芳的割据战争对宁夏区域影响甚大。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在河北部(今河北高邑县)称帝,后迁都洛阳,竖立东汉政权。刘秀与各地封建割据势力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直至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统一全国。卢芳,安宁郡三水县左谷人(今宁夏齐心县东)。王莽末年,卢芳与三水属国羌胡起兵反莽。绿林农民义师北上,其首领刘玄以卢芳为骑都尉,使其镇守安宁(今宁夏固原县)。此时卢芳属绿林农民义师的一部门,牵制了王莽部门军力,在推翻新莽政权中起了必然的积极感化。

在农民起义反莽时,各地豪强也趁机而起,其中就有隗嚣和卢芳等人

刘玄失败后,“三水俊杰”立卢芳为大将军、西平王。他遣使与“西羌、匈奴结和亲”。匈奴单于派人迎卢芳与其兄卢程禽、其弟卢程“俱入匈奴”。单于立卢芳为汉帝,留居匈奴,任卢程为中郎将,使还安宁。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单于又令卢芳“还汉地为帝”。卢芳入塞后定都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继而掠有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并置守令,卢芳自称皇帝,与匈奴经常结合南侵。建武六年(公元30年),“匈奴与卢芳为寇不息”。建武八年(公元32年),汉将冯异击卢芳部将贾览和匈奴奥建日逐王比,破之,“上郡、安宁皆降”2。此后卢芳与匈奴、乌桓经常结合寇边,“北边无复宁岁”。卢芳于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复亡人匈奴”,直至病逝。卢芳割据五原等地,并与匈奴结合南侵,给东汉政权各族人民的生命产业造成严重损失。

在农民起义反莽时,各地豪强也趁机而起,其中就有隗嚣和卢芳等人

隗嚣,天水成纪人。他曾倚赖又作乱王莽、刘玄、公孙述和刘秀,政治立场反复不定。东汉初年,隗嚣曾割据天水十余年,与东汉政权相抗衡。战争所至,对东汉初期宁夏区域人民的生命产业带来伟大损坏。公元32年,隗嚣率兵十万人攻击安宁,杀安宁大尹(王莽改郡守为大尹),占有安宁郡。建武二年(公元26年),汉大司徒邓禹西击赤眉义师时,邓禹部将冯恼反水,隗嚣击之,并破于高平(今固原市)。邓禹承制命隗嚣为“西州上将军,得专制凉州、朔方事”。赤眉义师离长安西上陇时,隗嚣遣部将杨广进行拦击,败之于乌氏(今固原市南)、泾阳(今甘肃平凉市西北)间。隗嚣在光武帝刘秀对于叛军和镇压赤眉义师中曾赐与了匡助。

在农民起义反莽时,各地豪强也趁机而起,其中就有隗嚣和卢芳等人

公元30年,隗嚣叛。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刘秀亲征隗嚣至漆(属扶风),诸将“多以王师之重,不宜远入险阻”,而马援认为: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光武帝赞许马援看法,明旦“遂进军至(高平)第一”,大北隗嚣戎行,并招降其守将高峻。汉未来象从山道袭得略阳城(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陕嚣乃使王元拒陇抵、行巡(人名)守悉须口(与回中邻近)、王孟塞鸡头道(山道也,一名控响山)、牛邯守瓦亭(今宁夏固原市南),而隗嚣“自悉其公共围来象”,但嚣军仍大北,其地多失。后来隗嚣获得巴蜀公孙述的施舍,才扭转局势,高峻又从新叛汉归嚣,于是安宁、北地、天水、陇西“复反为嚣”。

在农民起义反莽时,各地豪强也趁机而起,其中就有隗嚣和卢芳等人

高平大战中,光武帝取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获得河西窦融之援。窦融曾率五郡太守及羌虏、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五千余辆,与汉军会师高平第一城,“遂共进军,器众大溃,城邑皆降”感。建武九年(公元33年),嚣病,“穷困悲愤而卒”,隗嚣部将王元、周宗立隗嚣子魄纯为王。光武帝遣中郎未来敏、监征西上将军冯异等五将军讨魄纯于天水。耿弃、来歙“分部徇安宁、北地诸营保皆下之”。此时,高峻仍苦守高平第一城。武威太守梁统等围攻一年,未下。建武十年(公元34年),光武帝派寇悔到高平第一城进行招降,高峻军师皇甫文出见时被杀,高峻心怀惧怕而降。同时,来敏等大破隗纯于落门(今甘肃冀县境内)。王元奔蜀,院纯与周宗降汉,不久,牛邯又降,于是“陇右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