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钱钟书摔镜释疑

2019-08-11 09:50:54 暂无 阅读:1850 评论:0

《管锥编》是钱钟书师长上世纪六七十年月写作的古文笔记体著作,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悉数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天天都要翻阅大量的古代文献,考据其是否真实。在看到成语“破镜重圆”的来历时,《宁靖广记.杨素》和隋代见笑集《启颜录》里都有记载说铜镜“堕地分二片”,他感觉有点弗成思议,因为古代的镜子是用铜磨制而成的,而不是像如今一般用玻璃制成的,一样来说,摔在地上是不会碎成两块的。

钱钟书是一个在学术上爱较真的人。铜镜摔在地上会不会碎呢?梦想是得不出真实的结论的。想到这儿,钱钟书就拿起一面本身珍藏的古铜镜,重重地摔在地上。究竟,铜镜没有碎成两块,而是无缺无损。是本身摔得不敷重,照样铜镜太厚?他索性把十几面古镜都拿出来,一个个地朝地上狠劲地摔。然而,没有一面被摔出裂痕来。于是钱钟书认为古铜镜并非这么懦弱,他把本身体验的过程写在了《管锥编》里。

现代的考古学家和金相剖析专业人士对此已经有了新的结论,他们认为古代铜镜是铜配以锡等其他金属锻造而成,使用一段时间后,镜面就会氧化暗淡,就需要从新磨亮。磨得多了,天然越来越薄,铜镜一分为二并非弗成能。但无论铜镜是否会“堕地分二片”,钱钟书的实证精神都为后世留下了一段美谈。

钱钟书摔镜释疑
钱钟书摔镜释疑

严谨治学:真知来自于实践,进修、生活中,我们曾经也发生过疑问,但老是随意地放曩昔了。而钱钟书为了验证铜镜是否能“堕地分二片”,竟将家中所藏古镜一一掷地,这份求真和严谨才是做学问应有的精神和立场。

学贵有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猛进,不疑则不进。”凡事求真,不牵强,不附会,这生怕是钱钟书成为一代学贯中西的巨匠的首要原因吧。

其他话题:较真、实践出真知、严谨、不盲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