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同古堂 | 遗臣诗话:大清终究还是亡了

2019-09-27 06:21:27 暂无 阅读:1935 评论:0

“委蜕浩劫求净土,悲伤最是近高楼”。

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前一日,即题写了这凄婉的绝笔诗,其悲愤之余,义无再辱,令人极是感伤。

事实上,此诗并非王国维所作,而是摘录自晚清重臣陈宝琛的“后落花诗”中。王国维曾任“南书房行走”,现在清室退位,其投湖自杀,可谓“生灭元知色即空,可堪倾国付春风”,惟有以遗老终耳。

而陈宝琛位居“帝师”,又何尝不是家国伤痛,无尽悱恻……

同古堂 | 遗臣诗话:大清终究还是亡了

陈宝琛(1848-1935)

陈宝琛,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白叟。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垂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

其早年入翰林,直言敢谏,同张之洞、张佩纶、宝廷被誉称为"枢廷四谏官",甚得清帝宠任。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作为前朝遗老,陈宝琛固守君臣之义,以仁、孝、礼、忠立身处世,为六合立心,为生民立命,清流也。

只是清室大厦已倾,忠魂孤臣亦是回天乏力,如春日将逝,溅泪滋悲。尔后陈宝琛见山谷棱替,时常言物寄怀,除“后落花诗”外,所作“感春诗”四首韵律沟通,也是忧世伤时的叹喟,惹人唏嘘。

诗文,其自书诗册有载:

《感春(一)》

一春谁道是芳时,未及飞红已暗悲。

雨甚犹思吹笛验,风来始悔树幡迟。

蜂衙撩乱声无准,鸟使逡巡事可知。

输却玉尘三万斛,天公不语对枯棋。

同古堂 | 遗臣诗话:大清终究还是亡了

清·陈宝琛 写著 陈文忠公自书诗册

钤印:溥儒之印(朱)、心畲(朱)

参考:《沧趣楼诗集》、《石遗室诗话》

同古堂 | 遗臣诗话:大清终究还是亡了

清·陈宝琛 写著 陈文忠公自书诗册 内页(一)

《感春四首》

此诗作于1895年,正值《马关合同》签署,被一小邦岛国陵虐,朝野上下莫不如饮泔水,辱没至极。

诗中“输却玉尘三万斛,天公不语对枯棋。”,即喻战败后,被迫割地赔银,达二百兆之巨,事态已如残棋。

《感春(二)》

阿母欢娱众女狂,十年养就满庭芳。

谁知绿怨红啼景,便在莺歌燕舞场。

处处凤楼劳剪彩,声声羯鼓促传觞。

可怜买尽西园醉,博得嘉辰一断肠。

而感春诗二中,“阿母欢娱众女狂,十年养就满庭芳。”,则是以西王母暗指慈禧太后,调用军费构筑颐和园,奢华祝寿,置国度安危于掉臂。

陈宝琛年少时即负盛名,二十一岁中进士,点翰林,此后志在用世,直言敢谏,为清流党风云人物。孰料竟被慈禧罢黜,闲居多年,心中不免幽愤。

尤其甲午惨败后,面临宫中一片歌舞升平,“处处凤楼劳剪彩,声声羯鼓促传觞。”,自是肉痛难抑。

《感春(三)》

倚天照海倏成空,脆薄原知不耐风。

忍见化萍随柳絮,倘因集蓼毖桃虫。

到头蝶梦谁真觉?刺耳鹃声恐未终。

吃力学桔槔事浇灌,绿阴涕尺莳花翁。

感春诗三,“到头蝶梦谁真觉?刺耳鹃声恐未终。”,更是见其哀悼,恨当权者仍不醒悟,恼本身有心无力的无可若何,涕尺涟涟。

《感春(四)》

北胜南强较去留,泪波直注海东头。

槐柯梦短殊多事,花槛春移不自由。

此后路迷渔父棹,可无人坠石家楼?

故林好在烦珍护,莫再飘摇葬送休。

感春诗四,“故林好在烦珍护,莫再飘摇葬送休。”,摇摇欲坠的满清王朝,若何力挽狂澜于危局,可见其旧式文人士医生的忠贞昭昭之心。

诗册中,陈宝琛亦录所作“大行隆裕皇太后哀诗”,心里应甚是凄吃力,复辟无望,几近挣扎而酸泪满腔。

《大行隆裕皇太后哀诗》

长春寒月黯无辉,顿使冲皇痛靡依。

帟殿衣冠犹似旧,陵山軿辂及同归。

室谁实毁孤安托?医固无良死早祈。

迟暮偏蒙恩礼绝,侧身墙翣重歔欷。

同古堂 | 遗臣诗话:大清终究还是亡了

清·陈宝琛 写著 陈文忠公自书诗册 内页(二)

《大行隆裕皇太后哀诗》

诚然如是,感春诗中,陈宝琛对满目苍夷的清室仍抱有盼望,而在哀诗中,大清已亡,“室谁实毁孤安托?医固无良死早祈。”,其无认为报隆裕皇太后的知遇之恩,无处施展理想的难过,无不透着胜朝遗民的悲痛。

遗民之殇,首在忠君爱国,以此臧否臣民举动,陈宝琛身世官宦世家,受多年儒家文化熏养,这个思惟早已深入骨髓。

陈宝琛如斯,王国维如斯,梁鼎芬亦是。在陈宝琛作《节庵自梁格庄以崇陵祭馀羊果见饷感赋》,对梁节庵为光绪皇帝的守陵之忠,感同身受。

《节庵自梁格庄以崇陵祭馀羊果见饷感赋》

辇金治陵三涉春,楼台朱邸争嶙峋。

宝城未半玉步改,殡宫涕泪来孤臣。

……

山泉生瘿讵可久,准拟复土及霜晨。

世人莫漫嘲顾怪,此义一发今千钧。

同古堂 | 遗臣诗话:大清终究还是亡了

清·陈宝琛 写著 陈文忠公自书诗册 内页(三)

《节庵自梁格庄以崇陵祭馀羊果见饷感赋》

“宝城未半玉步改,殡宫涕泪来孤臣。”,对于陈宝琛、梁鼎芬而言,世受皇恩,无法阻止革命之势,已愧于亡清,现在论义论情,更难恝舍。

此外,陈宝琛作为同光体闽派诗诗坛俊彦,所作诗词,除了感时类,题山水画类、酬和类等亦有。如《黄忠端画报国寺前..四松应天郊坛摆布各一漳浦杨抟九孝廉携以入都属题》,即其优游林下,诗文唱和而作。

《黄忠端画报国寺前..四松应天郊坛摆布各一漳浦杨抟九孝廉携以入都属题》

师长常为松写真,龙性不在髯与鳞。

此卷疏疏类底稿,要师造化非画人。

……

垂三百载世始见,否则沦寂瘴海滨。

时流弗贵子勿炫,识宝豪夺防东邻。

同古堂 | 遗臣诗话:大清终究还是亡了

清·陈宝琛 写著 陈文忠公自书诗册 内页(四)

《黄忠端画报国寺前..四松应天郊坛摆布各一漳浦杨抟九孝廉携以入都属题》

而酬和类,如应梁启超万生园修禊所作《梁任公召集万生园修禊以病未赴有诗徵和分均得此字》。此修禊时间为民国二年(1913),梁启超召集数十位新老诗人,陈宝琛因病未赴,诸名流赋诗,实甫长歌当哭,所得诗文刊载于其主办之《庸言》。

《梁任公召集万生园修禊以病未赴有诗徵和分均得此字》

鬓丝不照城西水,病里伤春又上巳。

园林无恙景致殊,觞咏浩劫主宾美。

……

尽收碎金都一集,更喜灵钟应千里。

侥倖精致未卒沦,后六十年傥三此。

同古堂 | 遗臣诗话:大清终究还是亡了

清·陈宝琛 写著 陈文忠公自书诗册 内页(五)

《梁任公召集万生园修禊以病未赴有诗徵和分均得此字》

同光体诗人,可谓众星灿烂,如陈宝琛、沈曾植、陈衍、陈三立、郑孝胥等,俱是耳熟能详,而陈宝琛之诗,清雅简古,实为一代之宗,久有定评。

《沧趣楼诗集》中,录集近八百首,无不风格磅礴,有悲痛,有清幽,有忧民之心,有哀国之殇,当为“清诗人之最后劲者”。

同古堂 | 遗臣诗话:大清终究还是亡了

清·陈宝琛 写著 陈文忠公自书诗册 内页(六)

同古堂 | 遗臣诗话:大清终究还是亡了

清·陈宝琛 写著 陈文忠公自书诗册 内页(七)

同古堂 | 遗臣诗话:大清终究还是亡了

清·陈宝琛 写著 陈文忠公自书诗册 内页(八)

同古堂 | 遗臣诗话:大清终究还是亡了

清·陈宝琛 写著 陈文忠公自书诗册 内页(九)

同古堂 | 遗臣诗话:大清终究还是亡了

清·陈宝琛 写著 陈文忠公自书诗册 内页(十)

同光体诗为旧体诗气势,虽偶有面临新文化活动的错误时宜,辛亥革命后却仍盛极一时,其渊雅有味,有独到之处,弗成不察。

如陈宝琛唱和以梁启超为代表之新派诗人所作诗词,古雅华赡也。其诗赋,陈衍《石遗室诗话》中,赞“陈弢庵是翰院超卓人才……诗文卓然可观”;陈三立则称其“感物造端,含蓄绵邈,风度绝世”。

而据其自书诗册中,可见陈宝琛书法亦造诣颇深,无怪乎郑孝胥在《寿弢庵太保七十》一诗中,言其“清吟谢客应争席,细楷涪翁愈真切。”,何振岱日志中,亦载陈宝琛八十高龄能作蝇头小楷,不让徵仲,可宝存也。

更犯难得的是,陈宝琛虽是满清遗民,矢志“还政于清”,然在民族大义前,却极是高节,尝谓“固不欲假手外人,致失自立之权也”,拒不出任伪满之职。诗品如人品,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其位列天机星智多星吴用,诗坛地位可窥一二。“弢庵太傅,高风亮节,士林表率。当溥仪被挟至津门,弢庵伏地陈七弗成。且言:“上必去,臣亦不克相从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大清毕竟照样亡了。1935年,陈宝琛满怀遗憾卒于京寓,得逊清觐赠太师,特谥文忠。

时隔近百载,其墓前春联“冰渊晚节无期忝,桑海余生会有涯”,至今诉说着一代遗臣铮铮风骨。

——END——

观书时自得新解,作事便应同前人

文:林妹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