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关于桓温伐蜀,史书上记载的一件事,可能是错误的

2019-11-08 18:43:18 暂无 阅读:572 评论:0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晋安西将军桓温伐蜀。他亲率大军与成汉皇帝李势大战于成都外的笮桥上。李势军背后就是成都,已经没了退路,只能拼死一战。

军事上讲究围三缺一,防的是敌人拼死反扑。成汉军虽然没有被围,家人却在身后,这种军队爆发的战斗力也是可怕的。

战局对桓温渐渐不利,连参军龚护都战死了。桓温下令撤退,这时候意外却发生了。掌管军鼓的鼓吏击错了鼓令,将“退令”敲成进攻的命令,也许鼓吏心里害怕了吧。

桓温众士兵一看自己同样退无可退,为了求生只能拼死一搏。狭路相逢勇者胜,既然双方都没了选择,就看谁更不惜命了。

最后是桓温胜利了,李势被击败,虽然他逃走了,其实也无处可去,随后就投降东晋,被封为归义侯。

桓温的胜利看似是鼓吏的错误操作带来的,最起码《晋书》中是如此记载,《资治通鉴》也认可了这种说法。但事实恐怕不是如此。

关于桓温伐蜀,史书上记载的一件事,可能是错误的

《晋书·桓温传》

势于是悉众与温战于笮桥,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 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

《资治通鉴·晋纪十九》

势悉众出战于成都之笮桥,温前锋不利,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温马首。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鼓在军中究竟是干嘛用的?

首先放下结论:鼓吏不可能敲错命令。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得明白鼓在军中是干嘛用的。

我们虽然不懂古代怎么指挥打仗,但多少都知道“鸣金收兵”这个词。从字面意思上来解释,听到“金”声,士兵就撤退,也就说在古代战争中,通过“鸣金”的方式来传达撤退命令。

《晋书》却说鼓吏通过擂鼓来撤退,这明显与事实不合。有人会说,也许桓温自己改的命令,擂鼓就表示撤退。有这可能,但可能性却不高。

早在《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就有击鼓表示前进的记载:“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遂鼓行,徒衔枚而进”。注:鼙,音同“脾”,周朝时期的一种小鼓。

《吴子兵法》中有“鼓之则进,金之则止”的记载,同样荀子在《荀子》议兵篇中曾说:“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可见鼓进金退是军队中的常识,金与鼓不同的作用,早早就定义好了。

关于桓温伐蜀,史书上记载的一件事,可能是错误的

在晋朝后面的明朝,戚继光在其著作《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中,依然奉行“鼓进金退”的原则,难道就桓温特殊?桓温为何要将鼓声中添加撤退的命令?又没有明显的区别与进步,完全是多此一举。

在军中,将帅用鼓声来发布大军前进的命令。当然各个时代战场环境、敌人背景等因素都不尽相同,对士兵的指挥自然不会仅仅是简单的“鼓进金退”这么简单。

比如春秋以前,击鼓便表示全军出击。宋襄公奉行上古规矩——“不鼓不成列”,这规矩是说若对方没有排好阵型,不击鼓,己方就不能抢先进攻。

春秋中后期,乃至战国秦汉以后,战场变得更加负责,击鼓也就有了更详细的划分。不过总体上的“鼓进金退”是不会有错的。简而言之,鼓声在战争中就是表示前进的。士兵训练要先听金鼓

古人没有现代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十几个人还容易指挥,若几百人、上千人、上万人怎么办?靠吼可是吼不来的。于是古人就用旗、金、鼓来传递命令。旗帜鲜艳,容易让士兵辨别。金鼓声音“宏大”,更容易被士兵听到。旗帜一般表示方向,金鼓则表示进退。

关于桓温伐蜀,史书上记载的一件事,可能是错误的

古人训练士兵,首先便锻炼他们的耳目。这里的锻炼不是说让士兵眼睛看得更明白,耳朵听得更清楚,而是让士兵懂得辨别军中号令,即旗帜、金鼓的含义。

孙子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其著作《孙子兵法》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其中的道理放到战场外一样适用。孙子的本事不是凭空而来,他通过对古人战争经验和自己经验的总结,将其化为自己优秀的军事指挥者。

优秀的将领往往都有一身出色练兵的本事,孙子如此,岳飞如此,戚继光也如此。关于孙子练兵的本事,在《史记·孙子列传》中就能窥出一二。

孙子先对宫女进行“三令五申”,然后以鼓声指挥她们,或往左右,或向前后。“三令五申”中的第二令是“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第四申是“夜战,听火鼓”(火鼓分别指火炬与战鼓,夜晚以火炬代替旗帜)。

可见再厉害的将领也得先让士兵明白了旗帜金鼓,否则如何指挥军队?若想完美指挥士兵,将帅首要任务便是训练士兵听从金鼓号令。注:这是北宋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中对三令五申的解释。

关于桓温伐蜀,史书上记载的一件事,可能是错误的

无论古今,将军的职责就是发布号令指挥全军,现代战争将军在指挥室中。在古代,金鼓所在便是将帅的指挥室。《荀子·议兵》曰:“将死鼓”,意思是将军死守战鼓。因为将军没了战鼓便无法指挥士兵,还如何取得胜利呢? 鼓声的指挥作用

我们现在击鼓有鼓点,古代军阵战鼓指挥自然也有,不过具体的鼓点节奏已经不见历史的记载。

战国时期的《司马法》,将不同的对象由不同的鼓声指挥,有“鼓旌旗,鼓车,鼓马,鼓徒,鼓兵,鼓首、鼓足”七种不同的鼓声种类。

士兵听到不同的鼓声,采取不同的行动,或驾驶战车,或举起兵器,或抬头看旗帜(行动方向),或举足进攻。

我们以“鼓兵”举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步兵阵法作战,持有相同兵器的士兵组成一阵,或前排为盾兵,中间为戈兵、矛兵(长柄武器的士兵),后方为弓兵这样的战阵。

敌方发起进攻,己方处于防守状态,便会通过鼓声让盾兵举起盾牌来防守,戈兵挺起武器攻击对方。或者直接命令车兵发起进攻,也就是所谓的“鼓车”。将军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然后通过鼓声将命令传递给士兵,士兵执行。

关于桓温伐蜀,史书上记载的一件事,可能是错误的

当然命令是一层层传递的,不会仅有将军和士兵两层结构。戚继光曾说:“兵看各营把总的,把总看中军的。”(《纪效新书·卷二》)

鼓声不同,命令便不同,士兵采取的行动便不同。因此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往在于将帅指挥是否得当(旌旗、金鼓是否正确)、士兵对于命令的执行是否“完美”。将帅瞎指挥会害了士兵性命,士兵瞎行动同样会造成严重后果。若想战争胜利,这俩因素缺一不可。

战争中鼓声的具体鼓点我们不清楚,不过鼓声的大致意图都是相似的。击鼓声音急切,进攻要迅猛,即速度要快;击鼓声音缓慢,士兵要缓缓前行。鼓声不止,若发生在战前表示立即进攻,发生在战中大多是为己方助威。

鼓声主要是为了传递军令,方便将帅指挥。这个指挥不仅用于战场,军营中平时也用得着。

《吴子兵法》治兵篇记载的教战之令“一鼓整兵,二鼓习陈,三鼓趋食,四鼓严辩,五鼓就行”。一通鼓整理兵器,两通鼓练习战阵,三通鼓吃饭,四通鼓整理装备补给,五通鼓准备行军。这个鼓与战争中的鼓会是两种不同的鼓声,否则会让士兵疑惑。

关于桓温伐蜀,史书上记载的一件事,可能是错误的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中都写下了对士兵要求,:

“不许听人口说的言语擅起擅动;若旗帜金鼓不动,就是主将口说要如何,也不许依从;就是天神来口说要如何,也不许依从,只是一味看旗鼓号令。”(《纪效新书·卷二》)

戚继光就一个意思:战争中耳朵不要听人话,要听金鼓声。鼓声让你前进,前面即便是刀山火海也得前行;金声命你撤退,面前遍地宝藏也得后退。

《练兵纪实·练耳目》

如鼓声不绝。便前面是水火,也须跳入。如鸣金该止,就前面贝财缎帛好马匹,亦不许一回顾。

戚继光的话恰恰说明了金鼓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否则他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强调。鼓声的鼓舞作用

鼓声除了表示命令外,便是能鼓舞士气。提起鼓声的鼓舞(鼓舞这个词便是源于战鼓)作用,最有名的便是《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的话直接将士兵的士气与鼓声联系起来。

关于桓温伐蜀,史书上记载的一件事,可能是错误的

《三国演义》二十八回合,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阵营,为证明自己清白出城对战曹军的蔡阳,张飞亲自为关羽擂鼓助威。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也是亲自擂鼓助威。

《三国演义》虽说是小说,但其中不少事例都源于事实,擂鼓助威便是其一。

三国的陈登也曾击鼓助威。孙策攻打陈登,陈登“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陈登击鼓,既有发动进攻命令的意图,也有助威士气的作用。很多时候,鼓声的这两项作用是不分彼此的。注:士兵冲锋的大喊,与鼓声作用类似,既有助威的作用,也有恫吓敌人的意图。

明朝大将何良臣认为:“(军鼓)大抵壮逢之势,彰震天之威”。鼓声的鼓舞作用来源于鼓声特征,我们常说鼓声如惊雷。正是其声音洪亮,驱散己方士兵的“恐惧”,激发敌人内心的恐惧,都说自己不怕雷声,处于“轰雷遍布”的战场,试问又有几人不怕?关于桓温军中鼓吏的错误

我们继续回到桓温军中鼓吏的问题。通过上文鼓的作用介绍,我们可以知道,若桓温要撤军不会通过鼓吏来发布命令,因为鼓声只会振奋人心。在战争中还有一种鼓声:死战。一旦响起这种鼓声,哪怕是马上败亡也得拼命往上冲,否则督察队就会先砍掉逃跑者的脑袋。

关于桓温伐蜀,史书上记载的一件事,可能是错误的

《资治通鉴》中,鼓声响起后,袁乔“拔剑督士卒力战”。若从这里看,桓温发布的应该是“死战”的命令,并非撤退命令。进攻命令是不需要“督”士兵的。

最关键的一点,古代战场上军鼓可不止一面。战场地形各式各样,一面鼓能有多大的声音,可以传遍战场?就拿94版《三国演义》来说,剧中的战鼓往往数个一起出现。一个鼓吏可能敲错,数个鼓吏都能错?

有人会说电视剧造假,也许吧。但兵书总不会也有假吧。宋代《虎钤经》记载:“十万兵已上,大角二十四具,大鼓六十四面;五万兵已上,大角一十六具,大鼓四十二面;三万兵已上,大角八具,大鼓二十四面;一万兵已上,大角六具,大鼓一十四面。”(角指的是号角,号角可以归于金中)

桓温伐蜀的士兵不多,袁乔出兵前劝说桓温“宜以精卒万人轻赍疾趋”,让桓温用万人精兵袭击成汉,桓温同意了。因此命袁乔“帅二千人为前锋”,率先入蜀,桓温帅主力紧随其后。如此看来,桓温的兵力也就1万上下,大鼓不一定带够14面,却绝不是一面鼓就可以的。

关于桓温伐蜀,史书上记载的一件事,可能是错误的

桓温大概是见前方要败,发布死战命令,强迫士兵攻击,同时击鼓助威以鼓励士卒奋勇杀敌,最终反败为胜。

至于史书为何以鼓吏的错误来记载,我认为无非两个原因:

1.为了削弱桓温起到的作用——桓温这人本事不行,连个小小的蜀汉都拿不下,还得靠意外取胜;

2.为了宣扬桓温天命所归——你看,桓温马上要败了,却因为意外胜利,这是老天爷都在帮桓温取胜啊。

究竟真相如何恐怕已经无从得知,我们知道的是,绝不会出现桓温以“击鼓”来发布撤退命令这件事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