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科举第二级:会试

2019-11-11 00:39:26 暂无 阅读:1100 评论:0

科举第二级:会试

相比于秀才,举人的身份大大提高,中举的考生名字会被纳入候补官员名单,具备为官从政的资格。但官有品级的高低,举人能够做的大多都是都是一些中下级官吏,比如负责地方教育的学官,或者辅佐地方知县的县丞、主薄之类的副职。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被授予去担任小地方知县正职。而想要有机会出将入相,成为更高级的官员,举人们还需要继续考试。

乡试结束的第二年春天,举人们从各自所在省份出发,去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第二级——会试。

会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中央考试。所谓“会试”,就是会集天下人才在一起进行考试。因考试时间一般安排的在三月份,所以也称“春闱”,又由礼部主持,也称“礼闱”。会试主考官则由皇帝亲自任命,称为“总裁”。地点则在京城东南方向的贡院中。

明清两代以北京为首都,从各个省份出发的举人要在春闱之前赶到北京。在古代,路途不通,最好的交通工具也只有车马行船,而有些家庭贫困的举人甚至只能徒步进京,速度极慢。因此举人们耗费在进京赶考路程上的时间经常以月为单位。有些偏远地区如广西云南四川等,距离北京数千公里,道路崎岖,所用的时间就更长了。比如清光绪年间就有一位四川举人丁治棠,他从家乡合川出发到北京参加会试,这一路上就花了47天的时间。

科举第二级:会试

路途遥远,加上还要提前赶到北京适应水土、复习备考等,应届的举人们几乎是在乡试中榜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进京赶考了。一路上,举人们虽能够享受沿途官方驿站提供的食宿方便,但也要带足盘缠,躲避沿途的危险以及保证自身身体健康。所以,尽管能够进京赶考是一件令人羡慕事情,但其中也有千难万险,十分不易。

和乡试的程序一样,会试也三场举行,三日一场,第一场在三月初九,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考生提前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而三场所考试科目——《四书》文和五言八韵诗、《五经》文、策问等也都和乡试一样。

会试录取结果会在考后的四月中旬发布,录取榜单张贴在北京贡院的门口。此时正值杏花盛开,所以中试榜单也称杏榜。榜上有名者称为“贡士”,又称“中式进士”,第一名则称“会元”。和乡试录取名额相对固定不同,会试录取名额一般没有定数,清朝会试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当年录取了406名贡士;最少的一次则在乾隆五十四年,只录取了96名。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全国数万人参加乡试,数千人进入会试,而这只有寥寥百十人能够成为贡士,所以能够到走到这一步的考生,真可谓是万里挑一。

录取名额的稀少意味着科举落榜大有人在。由于此前已经通过了乡试,成为举人,这些会试不中的考生仍是举人身份,只要他们有心继续科举,可以等待三年,再一次进京会试。考生们就这三年复三年的等待中,进行着准备考试和考试的程序。科举制度是不限年龄的,只要有意愿就可以一直参加科举考试,所以父子同时出现在一个考场的现象很常见。相传,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王鸣盛当年就曾和自己的父亲一起参加乡试赶考。王鸣盛考试一路畅通,33岁时赴京赶考,高中进士,做了大官。而他的父亲这时却仍没能通过乡试,到了年老需要拄拐的时候,仍坚持参加乡试。这还不算稀奇,根据记载,在乾隆六十年的会试中,各省上报参加会试的举人中有122个已经是70岁以上了,而其中80岁、90岁以上,并考完了会试三场的考生就有92个。

在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是实在在的好处。古代以“士、农、工、商”将人们划分为从上到下四个阶层,其中的“士”就是官员。不论自己的家庭原来属于哪一个阶层,只要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成为官员,成为社会阶层中地位最高的一种人,这种吸引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在科举层级中,成为秀才就已经具有功名,举人则可以享受官员待遇,到了万中无一贡士这一阶段更是可能直接在朝廷任职,前程似锦。这和我们今天想通过高考、研究生考试而改变人生,获得成功的想法是一样的。由此,古人孜孜以求科举功名就不难理解了。

科举第二级:会试

科举吸引了古代无数学子为之努力奋斗,榜上有名自然是欣喜若狂,榜上无名难免黯然神伤。古代“独占鳌头”指的是科举的状元。鳌指的是皇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每一次科举结束后,榜上有名者会由皇帝亲自在召见,而状元站立的位置正好就在鳌鱼浮雕的头部。我们今天也常用“独占鳌头”指考试的第一名。至于考试失利的人,我们则会用“名落孙山”来形容。

这是一则典故,记载在南宋文人范公偁的《过庭录》中。说的是宋代,有一个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幽默,很善于说笑话,所以有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进京赶考。等放榜的时候发现,孙山的名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同乡的儿子,却无缘榜单,只能失意而回。不久,孙山先一步回到家乡,同乡便赶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诗来:“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解名,就是录取榜单的名次,诗句的意思是“录取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于是“名落孙山”从此就成为考试失利的一种委婉说法。

科举第二级:会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