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竭泽而渔!呼伦湖冬捕(3)

2018-08-06 19:25:14 网络整理 阅读:136 评论:0

最大的收获在最后面的网兜里。当网兜边缘被拖出水面时,小白鱼们已经完全堵住了出网眼。为防止鱼落到冰面上冻成砣,手持“抄捞子”的渔工将活蹦乱跳的鱼捞出来时都要尽力如天女散花般向上扬洒,以保证鱼儿能均匀散落在冰面上。“一捞子怎么也要有30斤。”白汽蒸腾的湖面上很快就有渔工摘下了帽子,甚至脱掉了外套,“干活就不觉得冷了,还在出汗”。副工长老郭估计今天的收获有25吨左右,属于“基本正常”。“前几天我们一支队伍单网打出来90吨,鱼捞到半夜才捞完。历史上的纪录是单网110吨,实在捞不完,剩下的鱼又给放掉了。”程海军对本刊记者说。并不是谁的运气都能这样好,不远处的东河捕捞队只有七八吨的收获。工长除了负责整支队伍的组织管理,最需要本事的工作就是在四下茫茫的冰原上确定下网的地点。老郭工作了将近30年,问起诀窍,他只是羞涩地笑一下,说:“没有什么特别的。”16点30分太阳已经垂落在天与湖的交接处,25吨鱼还在靠渔工们一抄一抄地捞出水面,夕阳下的渔工和飞舞散落的鱼儿都成了美丽的剪影。“网经受不起鱼的重量,渔工没法把网兜直接拖出网眼,现在也没有更好的机械设备能代替人工。”出鱼是整个捕鱼过程中最繁重的体力劳作,王志刚对此也感到很无奈。日落后的湖面温度可以下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19点左右,装了满满5车的鱼被运走,乌都鲁捕捞队才能收拾工具返回湖边的公司宿舍,夜色中还要行驶近两个小时。

下网

“现在每支捕捞队都配备了GPS导航仪,不像以前常会有队伍在回程的时候迷路。”1979年,17岁的程海军成为一线渔业工人,从工长一直做到管理者。“没有太阳和山当参照物时,我们还看冰面上的雪。冬天西北风多,雪被吹出来的纹路可以判断大概的方向。”渔业公司并没有给各个捕捞队划定捕捞范围,广阔的冰面上可以任意选址,这对工长是相当大的考验。在程海军看来,寻找下网点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对于有几十年捕鱼经历的老工长们来说那都是了然于胸的经验。“湖底的地形、鱼群喜欢活动的区域、往年容易出高产量的地点,以及前一天两片网不同的挂鱼量,这些都是判断下网点的参考因素。”按照冬捕不成文的规矩,头天中午出鱼时,工长就要去确定第二天下网的地点。“插上自己队伍的小红旗,别的队伍看见后,方圆500米半径内就不会再定点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