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竭泽而渔!呼伦湖冬捕(4)

2018-08-06 19:25:14 网络整理 阅读:136 评论:0

从营地出发时整个大湖还笼罩在夜色里,但是在GPS导航仪的帮助下,捕捞队可以轻松地找到新一天的下网点。年复一年的劳作已经使捕鱼流程模式化,渔工们知道只有在日出前出发才有可能在白天完成下网和出鱼等主要工作。拖拉机、拉网车、大篷车,机械化的运输工具取代了原始的马拉爬犁,拖拉机的“突突”声是打破寂静的唯一声音。太阳再次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渔工们已经在开凿下网眼,七八根十几公斤重的长柄铁创沿着工长已经划定的下网眼范围开凿,最后形成一个1.2米见方的冰洞。开凿下网眼的同时,已经有另两拨工人按135°角向两翼各钻出10个冰眼,每个冰眼直径30厘米,间距33米。从这10个冰眼以后,所有冰眼则改为沿平行方向向前推移。直到4000米左右,冰眼才又向内侧折向梯形的出网口。整个网场就像一个边长不等的八边形,平行的冰眼宽度使得大拉网在冰下可以延展到600米宽。

引杆就像缝衣针,起着冰下牵引的作用。每根引杆上钉多少个铁片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王志刚说:“铁片的作用是增加配重,最终要达到让引杆悬浮在冰下20厘米左右,这样最方便行进。”开凿冰眼是为了从冰上控制引杆的走向,有经验的渔工从冰眼探进走杆叉子,在左右拨弄中通过感觉和经验控制引杆沿着冰眼的方向行进。连接引杆和拉网的是套绳,被叫做“马神”的绞盘机每隔3个冰眼将套绳钩出绞动一次,套绳一点点被绞动着前行,两片大拉网在入水后也就自然能形成平行的扇面。“‘马神’代替了传统的马拉绞盘,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也要两三匹马才能绞得动套绳。”程海军对本刊记者说,“冬捕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一项技术要求相当高的工作,因为所有冰下环节都由人在冰上控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一天的辛苦就可能泡汤。”引杆走丢了在程海军看来都是小问题:“杆子和套绳在冰下松开了怎么办?重新下网的话鱼群都跑光了,有经验的工长就能估摸出杆子所在的大概位置,在冰上把杆子和套绳接好。”钻冰、穿杆、走杆、绞网、出杆,从下网眼到出网眼,一网一般要在冰下运行5公里左右,40人分工协作,即使一切顺利也要至少5个小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