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上海人的衣食住行变迁 流淌在老影像中(3)

2018-10-17 06:13:57 网络整理 阅读:197 评论:0

凭票买布料、早起上菜场、每天挤公交、拆迁分新房……这些上海市民熟悉的生活画面,都将以影像资料的方式,出现在10月19日开幕的“生逢其时·美好生活”庆祝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生活秀上。

本次展览由新闻晨报·周到主办,汇集了包括音像资料、历史照片、珍藏老物件等方面的展品。而在豫园华宝楼的展览入口处,一块大屏幕将以循环播放视频短片的形式,展示上海人在1978年至2018年间的生活变化,让观众直观感受时代的进步。

久违画面勾起集体回忆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即将呈现的音像资料内容,包括上海市民的“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上海音像资料馆是本次展览的协办方之一,许多珍贵的、久违的历史画面来自他们提供的影像资料。“别挤啦!别挤啦!”在展览上,你很有可能听到这首诞生于1989年的歌曲《别挤啦》的歌曲。它反映的是上海市民早晚高峰的乘车难题,当年在电视上播放后,被人们传唱一时。上世纪八十年代,公交车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这首歌也因此成了人们的共同回忆。“50后”市民何立群说:“当时的老百姓和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没人舍得打车上班,当年街上也没有那么多出租车,一般老百姓也开销不起。”

何立群当年在徐汇区肇嘉浜路附近工作,家在普陀区,上班先乘44路到徐家汇附近,再换43路。“人再多也得上去,不然上班迟到要扣工资的。”1993年,上海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后来轨道交通越来越密集,住在地铁沿线的同事沾上了光,“现在他们乘7号线、9号线到肇嘉浜路上班就行了”。老何的同事周新英家在浦东,以前来浦西上班要挤渡轮过江。随着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的相继建成,周新英乘公交穿过隧道,就轻松过江了。

纪录片、新闻画面真实可信

“用音像资料展现老上海生活的好处,是比一般的文字描述更直观,更有冲击力。熟悉的画面出来了,老百姓的旧日记忆回来了,当年原汁原味的情景让他们感同身受。”上海音像资料馆馆长乐建强告诉记者,和各种展览中用模仿方式制作的“情景再现”不同,该馆为展览提供的影像片段主要来自于当年拍摄的纪录片,或者新闻报道里的镜头,真实可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