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美食为我餐(2)

2018-11-13 02:59:28 网络整理 阅读:178 评论:0

“吃了么您?”直到现在,老北京人碰到相熟的朋友、街坊,见面第一句话总离不开吃,没有经历过“为食物发愁”的年轻人,少有人知道其中奥义。见面时问候中对吃的关注,是来自物资匮乏时代那代人的集体记忆。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十年来沧海桑田,一张张半个手指大小的粮票,一排排比人都高的白菜墙,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消逝。百姓的餐桌也由此走出短缺,走向丰盛。

从“萝卜白菜保平安”的小安慰到动不动“下馆子”,宋代诗人、哲学家邵雍“美食为我餐”的愿景已是寻常百姓的生活常态。

买不来的粮票 是物质匮乏的无奈

热播剧《风筝》,曾有个细节让五〇后、六〇后会心一笑。驻港特务领导得知在大陆的部下生活困难,曾想拨些钱款令其改善生活,却被提醒“在大陆没有粮票,有再多钱也没用”。上级疑惑,“还有钱搞不定的事情?”

这事儿确实有,且持续了三十多年。

上世纪中期起,对于国内老百姓来说,缺的不仅仅是钱,更有各种物资和粮食。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基本建设投资比前一年增长近百分之九十,快速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人口以及就业人数的增加。然而稍显遗憾的是,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农业并没有与工业发展速度匹配,数据显示,这一年的粮食在547亿斤的收入和587亿斤的支出之间,存在40亿斤的巨大赤字。在当时大规模发展经济建设的背景中,一方面全国粮食短缺的问题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可预见的功效脱节的局面也威胁原本稳定的物价环境。

时任中央财经..负责人的陈云明确指出,京津两地的面粉供应已经成为问题,到了必须实行配售的地步。利弊取舍间,陈云向中央建议实行农村征购,城市配给的方案。“不搞这个,我们没有出路。”1981年陈云回忆起这段经历,想到的还是在1953年10月1日的天安门上,向毛主席汇报时的情形。

标签:美食 为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