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赵府街副食店店主即将退休,一个甲子的坚守将何去何从?(4)

2018-07-04 21:51:13 网络整理 阅读:107 评论:0

几十年下来,李瑞生心里,已经有了一张销量的走势图。“麻酱分两个季节卖得快,一个是夏天,天热,从五一到十一,特别是七八月份,吃麻酱面的多。冬天最冷的时候卖的也快,北京人讲究,吃涮肉调麻酱料。”

“黄酱则是三九期间、春秋季节销得快。买黄酱大多是做炸酱面,春天跟着应季蔬菜来的,比如,香椿和开春的水萝卜。秋天跟着天气来的,过了十月份,天儿凉快的时候都爱吃锅挑面,煮完面点点儿凉水,就得往碗里挑,拌上肉块稍微做得大点儿的肉丁子炸酱,香。”

店里的一面墙上,贴着一张打印出来的“炸酱方法”,告诉顾客如何做“老北京炸酱面”。备料是一斤酱、一斤肉、一小勺糖、一棵葱和二两油。关键步骤是炒熟肉丁后,小火放入黄酱,加糖之后“用勺子逆时针转动搅拌10分钟。”纸片上还提醒说,最后配上8种面码,才是真正的老北京炸酱面。

进店买黄酱的老主顾,大多有自己家里习惯的做法,但不少年轻人,会对着这张用图钉钉在墙上的“炸酱方法”拍了又拍。这是李瑞生乐于看到的一幕,他评价自己是个粗人,但不想只困在卖东西的角色里,“想在我们这一代,跟年轻人有一个传统文化的对接和传承。”

成为“网红”的赵府街副食店

凭着长久的坚持和坚守,赵府街副食店渐渐在老北京圈子里有了名气,也吸引一些意外的关注。

曾有德国人走进李瑞生的店铺,眼光不自觉被店内“中国味儿”的陈设和货架顶上的水粉画吸引,用不太利索的中文提出“以物易物”。“他说要给我画上新的画,让我把旧的画给他,另外给我2000块钱。”李瑞生拒绝了。他觉得这些老物件都是“镇店之宝”,“70年代画上去的固体酱油、代藕粉、没有烟嘴的‘大前门’现在都没得卖了,那块‘货真价实’‘黄金万两’的牌匾更是老街坊的鞭策,不能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