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哈德逊河画派:科尔的家国情怀及文化独立宣言(二)(5)

2018-07-22 07:06:40 网络整理 阅读:68 评论:0

哈德逊河画派:科尔的家国情怀及文化独立宣言(二)(5)

夕阳下的印第安人 1845-1847年

哈德逊河画派:科尔的家国情怀及文化独立宣言(二)(5)

托马斯·科尔indian pass tahawus 1847年

从欧洲回来后,科尔长期居住在卡次基尔。在1836年结婚后,更是永久地定居于此。科尔的故居名为雪松林。虽然这里貌似远离尘嚣,,但他却从这个美丽的山谷里体会到了美国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铁路修到了这里,森林开始遭受破坏,石头..在阳光下。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这些铁石心肠的野蛮人,砍掉了这个优美山谷里我曾深情注视过的所有大树,告诉杜兰德,不是我想给他痛苦,而是我想让他加入我对这些以黄金为上帝的功利主义者的诅咒。”

科尔此处提到的杜兰德,就是曾经首次购买他作品的那位纽约画家——阿舍·布朗·杜兰德(Asher Brown Durand,1796-1886年),他比科尔年长5岁,早期学习雕刻。1837年,他与科尔结伴到阿迪朗达克山区的Schroon Lake写生,受到科尔的影响,转而投身于风景画创作。

杜兰德和科尔等哈德逊河画派的画家一样,认为自然是上帝妙不可言显现。在科尔的很多画中,透露出对印第安人的尊重,他认为他们才真正知道如何与自然相处,而自己的同胞们却不断破坏自然,不断向自然索取,这些行为让他感觉到无比忧虑。

科尔将他在林泉之间的这些思考,他的作品不再局限于风景画,而开始做一些更为宏伟的历史题材画。他将自己对于自然与文明的思考灌输入自己的作品《帝国的历程》(The Course of Empire)中,这是他在1836年前后花了4年左右时间完成的系列作品。画面中所虚拟的帝国,也许是古罗马,也许是大英帝国,也许就是美国本身。这个国家从蛮荒之地逐步创建自己的文明,从田园牧歌到高楼林立的辉煌城市,然后却因为过度贪婪而毁灭,最终被历史遗弃的废墟上,空无人烟,自然又重新夺回了自己的领地。

《帝国的历程》中的景观原型,当然来自于哈德逊河谷。直到如今,科尔对人类文明盛衰所呈现的寓言式、宿命般的画面,依然让人惊心和警惕。很多评论家认为,科尔向美国人揭示了美国的进步同时,伴随的危机,对精神意义上“荒野”的消灭,也将让因此换回的文明付出代价。

科尔的好友,小说家詹姆斯·菲尼莫·库珀认为,这组画作是“这个国度所曾产生的最高才华的作品”。库柏(James Fenimore Cooper,1789年-1851年9月14日),正是那个被托克维尔认为没有文学家时代的美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如今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当属《皮袜子故事集》中的《最后一个莫希干人》,这部小说于1992年被拍摄成电影。

哈德逊河画派:科尔的家国情怀及文化独立宣言(二)(5)

电影《最后的莫西干人》剧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