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每经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激烈争论中 农业改革打破束缚终获成果(3)

2018-08-17 02:05:45 网络整理 阅读:57 评论:0

NBD:发展组的成员以及这个组织有怎样的特点?

张晓山:发展组的人来自四面八方,特点之一就是首先这些人都有农村经历;另外,他们都有农村情怀,觉得应该为中国农村做点事;年龄上也参差不齐,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专业上文、理、工兼有,所以这些人聚在一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领域、经历来畅所欲言,这样往往能碰撞出一些火花。

当时北大经济系杨勋老师,包括我们农经所副所长王耕今,他们也都非常支持这批年轻人。所以这批年轻人一开始是共同讨论,后来就成立了一个很松散的组织,然后去搞调研。比如到比较早开始包产到户的安徽滁州做调研,写一些报告,从理论、政策等各个方面阐述,认为这是改革的方向。

我们所的研究人员跟他们也有些交集,经常参加一些探讨、座谈会等。有时候他们下去调查回来在所里讲讲他们的调查体会。

另外发展组在我们两个刊物上发表了很多文章。他们当时的调研、观点,有很多在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指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发出的五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里都有所体现,当然最终转化为政策语言,主要还是要靠杜老(杜润生)等一些参与中央决策的同志。

五个一号文件为农村改革松绑

NBD:您怎样看1982至1986年连续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作用?

张晓山:改革开放之后的这五个一号文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农村改革开放逐渐松绑。严格来讲,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联产计酬这些都不是新的现象。浙江永嘉县的县委副书记李云河,,1956年就开始了包产到户的尝试,他相当于包产到户的第一人,但是到1957年就受到批判,到“文革”之后才..。

到1958年,人民公社“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当时形势好一点,有些地方又搞包产到户。然后1960年有些地方也提出来搞“三自一包”——自负盈亏、自由市场、自留地,“包”就是包产到户,很快也受到了批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