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读英烈事迹 谈励志感想丨中国革命摄影事业的先驱——沙飞(3)

2018-07-07 03:48:00 网络整理 阅读:176 评论:0

1936年6月,沙飞赴与..隔海相望的南澳岛拍摄了数十张全国最早以“国防”题材为主题的照片,并陆续在邹韬奋主编的《生活星期刊》和《中华图画杂志》上发表,体现了沙飞特有的国防敏锐性和民族危亡感。

1936年6月1日,上海举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沈钧儒、陶行知、章乃器、邹韬奋等一批名人志士发表公开信,要求团结抗日。上海已成为抗日救亡的主阵地。沙飞抱着做一个“前进的摄影记者”的热情,于8月只身来到上海。

到上海后,沙飞一边进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求学,一边投寄一些照片和通讯给进步刊物。

1936年10月2日至8日,“第二次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九楼举行。8日,沙飞在会场第一次见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精神导师鲁迅先生,并拍摄了第一组新闻照片《鲁迅与青年木刻家》。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后,沙飞强忍悲痛拍摄了鲁迅先生的遗容、鲁迅先生葬礼和上海各界悼念鲁迅先生的集会。沙飞要将自己拍摄的有关鲁迅先生的照片投稿,他要给自己起一个笔名。“浪漫性情浪漫游,寄情湖海与山丘,羞与众生同媚世,心中惟有梦中人”,这是他在自己一张照片背面的题诗。“梦中人”是他钟爱的摄影,他渴望自己能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沙飞——就叫“沙飞”。

署名“沙飞”拍摄的照片很快分别在《民国日报》《良友》《作家》《时代》《生活星期刊》《中流》《光明》《时代画报》 《中华图画杂志》等刊物发表,引起社会轰动。“沙飞”诞生了,他一举成名。

精神导师鲁迅先生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激励着沙飞,恶劣的环境终不能磨灭沙飞的志愿。离开上海,1936年12月3日至5日,沙飞第一次个人摄影展览在广州长提基督教青年会举行。“摄影是暴露现实的一种最有力的武器,我总想利用它来做描写现实诸象的工具。”这是沙飞《写在展出之前》里的一句话。这次展览展出摄影作品114幅,其中“纪念鲁迅先生”作品26幅,“国防前线南澳岛”作品20幅,社会生活作品52幅,风光静物作品16幅。展览引起震动,很多人在留言簿上留言,称这次展览是中国摄影史上的一次“革命”。关于这次影展的作用,沙飞在《我的履历》中写道:“这次的影展,确实是改变了中国旧影展的面貌的,因而获得了许多好评……A、扩大了鲁迅先生的政治影响,B、南澳岛形势的照片使同胞提高了民族警觉性、C、大众生活照片使观众提高了正义感和对现社会之不满……”1937年6月25日——27日,在广西桂林,沙飞举办了第二次个人影展,展出摄影作品100幅,其中“纪念鲁迅先生专题”20幅,“华南国防前线南澳岛专题”18幅,“儿童节献画专题”8幅及大众生活作品54幅。影展闭幕后的第十天,“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5日,《广西日报》刊登了沙飞的文章《摄影与救亡》,他在文章中写道:“谁都知道,在国家如此危难的今日,要挽救民族的沦亡,绝不是少数人所能做到的事。因此‘唤醒民众’是当前救亡运动的急务。……摄影即具备如述的种种优良的特质,所以,它就是今日宣传国难的一种最有力的武器。”接着,25岁的革命青年沙飞抱着抗日救亡的激情,毅然北上,奔赴抗日前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