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北京明长城之美(6)

2018-05-30 13:12:27 网络整理 阅读:133 评论:0

北京密云境内的司马台长城是明长城变化之美的一大典范。司马台长城西段较为平缓,向东沿山脊蜿蜒曲折。俗称为“天梯”、“天桥”的两段集中体现了长城的惊险:“天梯”突立而起,高达百米,坡度几近垂直,高差竟达700米左右。近百米长的“天桥”两侧是陡立的绝壁,缓行其上,可以获得凌虚踏空的心理体验。

金山岭长城的门楼和墙孔上端,有各种动植物的雕刻图案,其中竟还有菠萝图案。据考证,菠萝大约在16世纪传入澳门,然后引进到了广东各地,之后在广西、福建、..等省栽种。戚继光就曾在浙江和福建沿海地区对抗倭寇入侵。1567年,戚继光被调往金山岭,保卫北疆,在此地戍守16年,监督长城施工。北地寒冷,菠萝无法种植,由此可以推论,戚继光将福建沿海的菠萝用为长城的装饰图案,,或许包含着他对闽地征战生涯的纪念之情,也寄托着他将南扫倭患的军威在北定边关之时延续下去的希望。

经历风雨的长城自然不乏古朴沉郁的厚重之美以及思古哀今的悲剧之美。许鸣鹤《居庸叠翠》咏道:“万壑烟岚春雨后,千峰苍翠夕阳中。”黄洪宪《山海关》诗曰:“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便体现着古朴沉郁之美。修建长城的民夫血泪、战守长城的将士尸骨,让燕赵悲歌的旋律一直萦绕在长城的烽火狼烟之中。李梦阳《朝饮马送陈子出塞》中唱道,“水咸草枯马不食,行人痛哭长城下。城中白骨借问谁?云是今年筑城者……城南城北秋草白,愁云日暮鸣胡鞭”,便是悲剧之美的呈现。

登临长城,亦不乏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豪迈之美。例如谢榛《居庸关》诗曰:“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诗人通过抒写登临长城之感,使长城所独有的睥睨人境、雄视古今的态势与自己的主体意识结合,生动地体现了长城所催生的双重超越之感。

如前所言,以紫禁城为中心坐标的北京城之美感体现为庄严整饬、高贵大气,而正是长城所具备的丰富美感给北京这一审美格调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明长城,北京审美文化的心理依据中或许会减少几分自信和豪气,审美创造的风格大概也会在雄奇博大和深沉厚重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弱化。就长城而言,自然当赞之一句“壮哉”,更应辅以一声“美哉”之喟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