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从王国维《人间词话》谈文学作品的境界(4)

2018-05-31 22:25:51 网络整理 阅读:78 评论:0

有一个小说人物,他叫阿Q。他没有家庭,住在破庙里,他没有受过教育,没有职业,给地主家打零工活命。他瘦小伶仃,活得很窝囊,最后糊里糊涂被判了个死刑。阿Q的智商很低,身体也不强壮,既不能巧取豪夺,也不能牺牲奉献,他活在世界上,简直是造物者的恶作剧。文学批评家众口一词,都怪阿Q受压迫还不革命,一口咬定阿Q具有中国人全部的劣根性,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是小说家的境界还是批评家的境界?革命?就凭阿Q那块料,你教他怎么革命?阿Q是革命家拯救的对象,革命是悲天悯人,你首先要悯的,就是他这种人。革命家见了这样的人,应该想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把责任加在他身上。

我们的新文艺运动本来反对用典,发展到今天,也有了自己的典故,“人血馒头”就是其中一个。当年有些人相信馒头蘸人血吃了可以治肺痨,每逢有死刑犯砍头,总有人能够用馒头去蘸死者的血,也总有肺痨病人的家属在法场外面等着购买。这天有一个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那买到热血馒头的老头儿,对先烈慷慨成仁无动于衷,心里只想让他的儿子药到病除。批评家说:你看,仁人志士牺牲的时候,有人趁机会坐收红利,这等人多么愚蠢,多么自私,多么可恨可耻,革命先烈又是多么悲哀!

《山海经》里有“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是个半人半神的大力士,他和太阳赛跑,结果热死了,渴死了。这个故事本来很简单,最早的版本只说夸父追赶太阳死在半路上。后来有人补充,夸父临死的时候把手杖抛出去,他的手杖化成一座桃林,桃林不但有阴凉,还可以结桃子供人解渴,境界提高了。再到后来,夸父不但手杖化为桃林,眼睛、头发、骨骼,都变成永恒的东西留给后世,境界更高,很有今天器官移植的意味了。时代进步,今人的境界有时候高过前人,作家也要冲破前人设定的境界天花板才好。

(来源:《南方周末》2018年5月24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