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明代男子的束发冠

2018-08-22 14:23:41 网络整理 阅读:219 评论:0

明代士人以上阶层的男子多在发髻上罩一顶束发冠,其样式继承自宋元时期的“小冠”(二寸冠),《三才图会》云:“冠名曰束发者,亦以厪能撮一髻耳。”束发冠使用的材质多种多样,文震亨《长物志》中说:“铁冠最古,犀、玉、琥珀次之,沉香、葫芦者又次之,竹箨、瘿木者最下。制惟偃月、高士二式,余非所宜。”《天水冰山录》里则有金镶束发冠、玉冠、玛瑙冠、水晶冠和象牙冠等,大部分材质的束发冠在历年考古发掘中均有发现。

金质束发冠出土实物较多,常见于贵族官员墓葬中,如南京中华门外郎家山宋朝用墓的一顶,阔7.8厘米,高仅4厘米,冠顶后卷,中部起五道梁,两端缘边处各起一梁,底部左右两侧有圆孔,可插簪固定。宋朝用卒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这顶金冠是难得的明初束发冠实例(图1)。沐昌祚墓出土的金束发冠则属明中后期之物,但基本形制无大改作,冠底阔10.9、高4.5厘米,冠顶后卷,以六道金梁压缝,两端亦各有一梁,底部两侧圆孔中尚插着一对“一点油”碧玉簪,簪长10.3厘米(图2)。

后卷分梁造型的束发冠在宋元时已流行,此或即《长物志》提到的“高士式”。束发冠上所饰冠梁的数目没有制度规定,可多可少,亦可无梁,,与官员朝服进贤冠(梁冠)上的梁数毫无关系,并没有区分品级、身份的意义。

明代男子的束发冠

明代男子的束发冠

银质束发冠则有南京太平门外岗子村明初安庆侯仇成墓之一例,原本鎏金,但大部分已脱落,冠长8.3、宽5.1、高3.4厘米,中部有五道凸梁压缝,但背面并不是向内卷收,而是做成披幅状(图3)。此式在明代并不鲜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陈洪绶《晞发图》和故宫博物院藏杜堇《题竹图》中描绘的束发冠均是这种造型(图4、图5)。

明代男子的束发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