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寻找筑路民夫

2018-08-30 12:54:27 网络整理 阅读:94 评论:0

寻找筑路民夫

寻找筑路民夫

修筑滇缅公路的妇女(资料图)

杨兴科夫妇

2

一个“半开”,修完路也没舍得用

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的杨玉梅和丈夫杨兴科,是目前健在的修筑滇缅公路的一对夫妻。当年的杨玉梅12岁,因为父亲挖路时染病回家,不久就病故了,但每家要出一个工的规定不能变,杨玉梅就到工地去敲石头。杨兴科当年16岁,是挖路民工中年龄比较大的,但“打炮眼”之类的“大力气活”还轮不到他,他在的工地是最难挖的“罕栏”,在岩石上作业,负责清理爆破下来的石头,把松动的石头撬下来,工作很危险。他回忆说:“那个风吹来就把锣锅都吹下江去,铺盖也没得盖,盖个毯子,拿点粮食去么都不好煮着吃,那个时候我力气还不太大……苦呢,苦呢。”

因地质坚硬,很多因事故或生病死亡的民工难以就地掩埋,都是抛入深沟,或扔下怒江,现在说来,仍倍感凄凉。面对疾病,杨兴科说道:“到哪里去找医生?病了么找点小单方,吃着么吃,吃不着么就死。死了么就丢下去,被水冲到江里……”

保山市施甸县仁和镇的甫四光,10岁丧父,11岁丧母,跟着叔叔、大哥生活,日子很是艰难。修筑滇缅公路时,只有12岁的他也成了筑路队伍中的一员。他说:“自己走路,带着行李,粮食也是自己挑着,我们的住处是自己修盖的草棚,不管天晴还是下雨,休息都是在草棚里。”

“翻毛路,就是把要挖的路面上的树枝清理了,把树根刨出来,然后挖毛路,等到毛路完成了以后再挖石头,大的石头要几个人抬,用大锤敲挖出来的石头,敲了以后码起来,,要把毛路挖出来的石头敲完,敲成公分石,规范地堆好,等验收委员来验收,验收委员说‘可以啦’,就把公分石铺在路上,用大碾子来回碾轧。”当年12岁的朱凤儒是保山市施甸县甸阳镇人,他清楚地记得公路施工的工艺流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