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才女织锦唤郎归,针针泣血;后人将她的故事写进诗词,字字含泪

2020-05-23 06:28:24 暂无 阅读:1239 评论:0

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出自明朝文学家陈继儒之口的话,概括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尴尬处境。在漫长的以父权为中心的历史长河中,大多数女性只能作为男性附属品一般的存在。不能识文断字,只能唯家中男性马首是瞻。三从四德的封建礼制,就是挣不脱的枷锁,将太多天姿聪颖的女性绑缚于方寸斗室之中。

才女织锦唤郎归,针针泣血;后人将她的故事写进诗词,字字含泪

可是即便如此,历史上还是出现了许多才情绝佳的女性。东汉时期的蔡文姬,天文数理、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一首《悲愤诗》如今仍流传甚广,被匈奴掳走十二年,仍然让曹操这样的枭雄愿意出重金将她赎回;西汉时期的卓文君,当垆卖酒,精通音律,与才子司马相如的爱情佳话更是如同她的诗,“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让人为之心动。

除此之外,历史上其他时期的才女也有很多,如唐朝的上官婉儿、薛涛,宋代词人李清照,她们的故事堪称传奇,留下的文学作品也同样经典。

才女织锦唤郎归,针针泣血;后人将她的故事写进诗词,字字含泪

今天我们要着重说的到,是魏晋时期三大才女之一的苏蕙。苏蕙生于县令之家,不但容貌秀丽,而且极擅作诗,尤其一手织锦技艺更是无人能及。谁知如此优秀的女子,竟遇喜新厌旧的丈夫。

丈夫纳舞妓为妾,如若是那个时代的一般女子,大多都是敢怒不敢言的。而苏蕙这样一位才女,自然有她的主张与坚守。就在丈夫带着小妾移居外地后,苏蕙日夜织锦,将八百四十个字织于锦中。这张锦就是著名的《璇玑图》,又名“回文锦”。锦上的这些字连起来,顺读、倒读都是诗,那是苏蕙对于丈夫真挚的爱恋,是想要唤回丈夫的泣血诉说。

才女织锦唤郎归,针针泣血;后人将她的故事写进诗词,字字含泪

所幸结果还是美好的。苏蕙的丈夫最终休掉了小妾,将苏蕙接至身边,两人再次重修旧好。在接下来的历朝历代,苏蕙与“回文锦”的故事,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热衷写入诗词中的典故,这些诗词读来甚至比苏蕙自己的故事还要令人动容。

唐朝诗人元稹曾在一首名为《春别》的诗中写道,一幅回文锦,相思只一人:

幽芳本未阑,君去蕙花残。河汉秋期远,关山世路难。

云屏留粉絮,风幌引香兰。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

而宋朝诗人黄庭坚则这样描绘苏蕙与回文锦,感叹世上再无第二个如此波折的爱情故事:

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

亦有英灵苏蕙手,只无悔过窦连波。

才女织锦唤郎归,针针泣血;后人将她的故事写进诗词,字字含泪

更加绝美的,要数元朝词曲作家杨果的这首小令:

《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元代 杨果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

才女织锦唤郎归,针针泣血;后人将她的故事写进诗词,字字含泪

众所周知,唐诗宋词元曲是文学史上极具时代特色的产物。元曲,也是词的一种。可是作为戏曲表演的一种载体,不仅是文人墨客抒情言志的文学作品,更是需要体现社会情感的艺术手段,因此元曲的优美婉转并不亚于宋词。

才女织锦唤郎归,针针泣血;后人将她的故事写进诗词,字字含泪

这首元曲因为篇幅的原因,只是一首小令。短短几十个字,读来却让人心生悲凉,惋惜不已。

开篇由景入题。碧湖、柳树、人影,写明时间和地点,典型的江南初夏美景。睹物思人,记得从前在这样的日子,约上心爱的人儿一起树下对饮,湖边赏景,看游人如织,幢幢人影似乎连平静的水面也热闹了起来。

才女织锦唤郎归,针针泣血;后人将她的故事写进诗词,字字含泪

接下来话锋一转,从回忆拉回现实。这一切现在看来依然很美好,可是从前的人儿却不再成双成对,犹如苏蕙织的回文锦已被无情的西风吹断,你我的感情又靠什么来维系?只羡慕那鸳鸯,成双成对飞入蓼花深处,唯独我们只剩下残梦一段,形单影只。

这首小令意境优美,含蓄而形象。尤其是落笔之处,将有情人之间的相思却不能相见的痛苦压抑描写得适可而止,极具想象空间。

才女织锦唤郎归,针针泣血;后人将她的故事写进诗词,字字含泪

纵观这几首诗词,似乎都具有浓浓的悲情色彩。而在才女苏蕙织回文锦的故事中,她虽是呕心沥血,但却终是凭着自己的惊人才艺,成功挽回了与丈夫的感情。可不知为何,对苏蕙来说实为欢喜的结局,到了后来各朝文人的笔下,竟都成了悲情的代名词。大抵上是因为文人们更在意的是才女苏蕙痛苦的过程,而不是美好的结局吧。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关注,一起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