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西方学者雅斯贝尔斯对孔子思想的阐述和分析,很有深度和广度!(2)

2018-11-08 14:00:14 网络整理 阅读:96 评论:0

2,西方的理性主义

在西方,理性主义指的是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以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为代表的哲学学派。相对于经验主义而言,他们崇尚理性,在方法上采用逻辑推理,认为真正的知识源于不证自明的所谓公理,这些公理的不证自明性来自于天赋或上帝。他们以“公理”作为逻辑起点,通过演绎的方法,从而构建知识体系。理性主义由于脱离现实,最终走向独断论的死胡同。从这个方面来看,孔子自然算不上理性主义者。脱离了现实的纯粹的观念对孔子来说等于无,雅斯贝尔斯说,孔子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有一套完全的知识,或者说他也不认为这种知识的存在是可能的。孔子理论的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仁而行,但是“依照仁而行事并非是遵循某一明确法则,而是赋予所有特定法则以价值,同时剥夺它们的绝对性,以此行事而已”。

其实,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也不是绝对对立的,也有共同之处,它们都反对..权威,都具有怀疑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它们都是理性的,因此,这个时代的理性又称自然理性。“自然”的含义与现在的含义有很大区别,是作为“天启”、“奇迹”相对立的意义上使用的,实际上就是理性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确实具有理性的成分。根据史料记载,在我国殷商以前,崇拜神权的习俗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周人开始建章立制,取代神权,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就是为周人之人文精神提供理论基础的。

西方学者雅斯贝尔斯对孔子思想的阐述和分析,很有深度和广度!(2)

关于理性,不同时代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但“理性的基本特征是要求统一的意志”。雅斯贝尔斯将理性与非理性做了折中调和的处理,他的这个思想来自于孔子的“一以贯之”的命题。“贯”即贯穿、贯通之意,带有主动的意蕴,这个命题在《论语》中两处出现。孔子指的都是用一个基本概念贯通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和学说,但这个“一”到底是什么,孔子没有明说,在《里仁》篇中,曾子认为,在孔子看来这个“一”指的就是“忠恕”。但在雅斯贝尔斯看来,这个“一”只能从历史背景或最终的权威,特别是对“临界境遇”的体认中才能感受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