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民国藏书第一人:南浔“傻公子”刘承干(3)

2018-11-23 16:18:13 网络整理 阅读:87 评论:0

由于刘承干购书出手大方,因此它的藏书多为书商主动送上门的,也有相识的藏书家介绍转卖的。常上门的书商有博古斋主人、绰号“柳树精”的苏州人柳蓉春,“翰怡夜示续传灯录二册,博古斋送阅”。有“书林怪杰”江宁人钱长美,有杭州人陈立言、李紫东,还有上海、杭州等地的其他书商,他们为刘承干送来了几十家藏书家所散之书,书的来源有:四明卢氏抱经楼、独山莫氏影山草堂、仁和朱氏结一庐、江阴缪氏艺风堂、丰顺丁氏持静斋、吴县顾氏艺海楼、太仓缪氏东仓书库等,此外还有许多小藏家的书,都是经过各旧书店介绍来的。

在陈乃乾《上海书林梦忆录》里曾经说到,“在民国十年前后,上海藏书家最著者为刘氏嘉业堂、蒋氏传书堂、张氏适园,三家皆浙江南混镇人。共搜罗之方法及性质互异。……嘉业堂主人刘翰怡,宅心仁厚,凡书贾挟书往者,不愿令其失望,凡己所未备之书,不论新旧皆购之,几有海涵万象之势。其时风气,明、清两朝诗文集几乎无人向鼎,苟有得者,悉趋于刘氏,积之久,遂蔚成大观,非他藏书家所可及;至其所藏《明朝实录》、《永乐大典》残本、则海内孤帙也。”(《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415页。)

藏书万卷建嘉业堂

因为"窃好斯文"的刘承干深知藏书之不易,鉴于前人"聚而旋散",想起苏东坡曾说过:“李公择的书不藏在家中,而成藏在原来住过的寺庙僧舍”,这是很有见识的。于是他决心在小莲庄刘氏家庙的旁边建造一座藏书楼,于1920年初冬破土,1924年岁尾竣工,“康金十二万,拓地二十亩”。

民国藏书第一人:南浔“傻公子”刘承干(3)

藏书楼由园林和藏书楼两部分组成。园林内莲池、假山、亭台、奇石,错落有致,形胜神似,为典型的江南园林代表。

藏书楼是一座砖术结构的中西合璧两层楼房,东西阔十丈六尺,南北深十五丈九尺,分前后两进,每进面宽七间,左右厢房各六间,共五十二间。设有“宋史四斋”、“嘉业厅”、“诗萃室”、“希古楼”、“求恕斋”、“黎光阁”等厅室。楼四周地基约五、六尺高,皆用花岗石砌。平面呈"口"字形,中间正方天井占地约二商,平铺方砖,不生杂草,为夏季晾晒图书之用。

其规模宏大,藏书丰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藏书最丰时有宋元明清各种古籍16万册,60万卷,其中可称“海内秘籍”的珍本就有62种。1949年江南解放时,周总理指示陈毅派部队保护藏书楼才得以保存完整。解放后,刘承干捐赠给浙江图书馆,2001年7月嘉业藏书楼被列入我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藏书第一人:南浔“傻公子”刘承干(3)

大门楣上“嘉业藏书楼”五个大字出自刘廷琛之笔。刘承干建藏书楼而要以“嘉业”命名,是因清末刘承干曾捐巨资助修光绪陵墓,宣统曾赐以“钦若嘉业”的匾额,他以此为荣,故以“嘉业”命名。

民国藏书第一人:南浔“傻公子”刘承干(3)

宣统所赐“钦若嘉业”九龙金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