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珲春千年故都的历史见证——古城址

2019-08-31 00:03:50 暂无 阅读:1035 评论:0

珲春市地处图们江粗俗区域,境内八连城、斐优城、萨其城、温特赫部城等20多处遗址,已经成为珲春千年故都的汗青见证。今天,小编带您走进这些汗青遗址,重温千年故都的绚烂与风貌。

珲春千年故都的历史见证——古城址

图一

一、八连城。八连城遗址位于珲春河冲击平原的西端,东距城区12华里,属唐、五代遗址。八连城是唐渤海国文王的东京龙原府治所(公元785年至794年),渤海国的首都,号称亚洲第二大城。城址平面根基呈方形。城址分为表里两重,外城周长2,894米。在外城四墙中部各有一门,墙外有护城壕遗址。内城南墙、北墙各长218米。在南、东、西墙的中部各有一座城门。内城共有八处建筑遗迹,在内城的中轴线上有两处,南部为朝殿,北部为寝殿,两座殿址以回廊相接。其器材两侧各有3处配殿遗迹。在城址的东南和正南还分布有三处寺庙遗址,曾出土有残佛像和一些建筑构件。城址内出土筒瓦、指压纹、板瓦、式牡丹纹以及绿釉或黄绿釉琉璃瓦,很多瓦上有刻划的文字。

珲春千年故都的历史见证——古城址

图二

二、萨其城。渤海城址,亦称沙齐城,位于珲春盆地东北部。西距杨泡乡杨木林子村1.5公里。萨其城乃石筑山城,城垣依山势而筑,外形不划定,周长约7,000米,墙高约2一3米不等城墙外侧山的坡度为30—40度,形势颇为险峻。紧贴墙内侧有宽2—5米的壕沟,似战时交通壕。城内分器材二沟岔,沟口宽宽约200米,沟口中央筑一条器材长70米、高10米的石墙,横堵沟口,以增强防御。山城有5处门址,即一南门、一西南门、一东门、二西北门。门址均宽8米。城西南角和东端各有1个了望台,行使突悬外伸百余米的山岳建筑而成。经考古证实,萨其城为渤海时期军事要塞。遗址地面散存的文物有灰色和褐色凸面为绳纹、凹面为布纹的板瓦块和简瓦块,指压纹瓦块和带字瓦,还有陶器和铁箭头。

珲春千年故都的历史见证——古城址

图三

三、斐优城。斐优城位于珲春河粗俗冲积平原的三家子乡古城村。该城呈不划定的方形,周长2,023米,东墙长520米,西墙长521米,南墙长460米,北墙长522米。城墙系黄土分层夯筑,留存较好,高3.6米,底宽9米,顶宽1—1.5米。器材南北各一门,四角各有1个谯楼,城周围共有14个马面,城墙外8米处有显着的护城河遗迹,具有辽金古城的典型特点,是辽金古城中留存较完整的一座。经考古挖掘,已出土渤海莲斑纹瓦当、辽金时代滴水瓦、陶片和铜印等文物。

珲春千年故都的历史见证——古城址

图四

四、温特赫部城。温特赫部城位于珲春河冲击平原的末尾,三故里古城村,与斐优城一墙之隔,其北即斐优城南墙,故有"姊妹城"之称。"温特赫"为女真语,汉泽为"神龛"、"神板"之意。清代嘉庆十三年在温特赫部城内的东南部构筑了"东华宫"寺庙,满语仍称它为"温特赫","温特赫部"城名由此而来。古城周长2,269米,器材墙各长710米,南墙长381米,北墙长468米。城城垣历经风雨剥蚀,部门城垣被风沙笼盖,呈沙丘状,高约2—3米。该城外60余米处有一个器材长110余米,南北宽40余米的高台遗址,遗址上漫衍着大量的渤海瓦块,亦有少量的辽金花沿纹瓦和兽西瓦等。

珲春千年故都的历史见证——古城址

图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