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400年前“秘密”来华的一物 曾养活了大半中国人民(4)

2018-07-20 11:20:16 网络整理 阅读:200 评论:0

陈氏家族后代子孙由此开始全国范围内的红薯推广,先后在浙江宁波、山东胶州、青岛、益都一带,河南、广东一带推广试种红薯。在黄河流域山东、河南地区,自然灾害较多,红薯推广种植,普及度较高,而在长江流域浙江、江苏等鱼米之乡,反而推行不易,遇到诸多挫折。明朝时,红薯已在东南沿海一带广为人知,直至入清之后,福建人将其逐渐推广到内地。

公元1736年,乾隆登基。

400年前“秘密”来华的一物 曾养活了大半中国人民(4)

公元1741年,乾隆六年第一次全国人口统计的数字为1.4341亿,当时中国人口的年增长率约为1.29%,即每年大约要多出258万人。

到公元1795年,乾隆六十年时增长到2.9696亿,远超此前历史上任何时代,清王朝完成了人口闯关。同时,单一滞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封建落后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远远比不上人口翻倍增长的速度,人地矛盾愈加激烈。

人口增速过快 红薯、玉米、土豆成救命宝物

清王朝时期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已经接近原来的土地承载力极限,无法调和的统治阶级矛盾,造成大量底层百姓食不果腹,而随着陈家后人陈世元持续努力的在全国推广种植红薯,以及土豆、玉米、辣椒的引进并广泛传播开来,这些难题有了解决方法。

土豆和玉米同样容易养活,且更加耐旱,非常适合大规模种植。中国土地上大量难以灌溉的沙地旱地、山丘因为它们的到来,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被视作耕地而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得到了政府认可支持,红薯、土豆、玉米在全国到处推广。这些外来高产农作物大大提高了当时的粮食总产量,正是因为它们,清王朝才有可能养活比以往任何一个王朝都要多得多的人口,并放心的去生养更多的人口。

400年前“秘密”来华的一物 曾养活了大半中国人民(4)

百年时光已过,不但是国家的的发展历程,一代代国人也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历练与磨难,这些粮食作物传入中国,改善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中国的粮食结构,而且使大量中国人在百年间度过了数次的天灾人祸。时至今日13亿的人口总数,再回想起明末清初刚刚上亿的人口数量,相信小小红薯,也尽了它最大的一份力!

本文由固德威薯业撰写,转发请标明出处,抄袭可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