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差点儿就一损俱损:贾宝玉的名声与大观园所有姑娘的前程

2019-12-05 00:39:13 暂无 阅读:1990 评论:0

《红楼梦》里的尤三姐不论她是否和贾珍有染,只因为她曾在宁国府居住过一个月,才被柳湘莲认定她和宁国府一样都是不洁的,因此执意退婚。

尤三姐羞愤之下,才选择举剑自尽。

可见古代女子的名声不仅影响嫁娶,甚至关乎性命。

虽然荣国府和大观园比宁国府的风气好许多,却也架不住人多口杂,难免就让一些主子蒙上污点。

其中贾宝玉的坏名声更是差点带累了所有居住在大观园里的主子姑娘。

差点儿就一损俱损:贾宝玉的名声与大观园所有姑娘的前程

1.宝玉的名声与王夫人的担忧

晴雯被撵出大观园,卧病在床,宝玉前去探望。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宝玉在外人眼中的形象,已经从只会抓钗环的黄口小儿,变成了惯弄风月的浪荡子。

虽然宝玉对多姑娘说他的话没怎么在意,可是这样的名声在外,怎能让人不悬心。

王夫人是听有人说宝玉已解人事,所以才盯上了怡红院。由此可知,王夫人也一定知道了宝玉在外的名声有多负面。

王夫人很早时候就和袭人提过,保全了宝玉,就是保全了她。她就怕宝玉和谁“作怪”,更怕他的名声有损。

如今才得知宝玉的名声,不气得浑身发颤、惊得脊梁骨走了真魂才怪。这就是为什么,她在肃清怡红院时会带着盛怒的情绪。

差点儿就一损俱损:贾宝玉的名声与大观园所有姑娘的前程

2.宝玉对姑娘们名声的影响

巧不巧的,宝玉名声最不堪的这段时间,他正居住在大观园里。而此时大观园里却住着所有亲戚家的姑娘:薛宝钗、薛宝琴、林黛玉、史湘云、邢岫烟、李纹、李绮。

她们不是已经许了人家的,就是到了年龄待嫁的。

如果心存侥幸,认为宝玉名声如何,是怎么都不会影响到姑娘们的名声的,可就大错特错了。

且不说薛宝钗曾与宝玉有“金玉姻缘”之说,林黛玉又是下人口中一致认为的预备宝二奶奶,就是其他和宝玉没有婚恋关系的,也都是有条件、有可能性嫁入贾府的。

试想,在贾府之外来看这件事,谁会觉得这些女孩儿一定就和贾宝玉没有任何关系?

这些兄弟姐妹虽都以礼相待,不曾有任何僭越,可外人却不一定这么认为。而她们名声又恰恰掌握在这些“外人”口中。

袭人就曾说过那些奴才的口舌是怎么样的:心不顺,就把人扁得连畜生不如。这些奴才再把话传到贾府之外,一传十、十传百,难免就变了样子。

如此,宝玉名声对其他姐妹的影响,就如同蝴蝶闪动的一下翅膀,影响的却是整个大观园。

因秀春囊而展开的抄检大观园,在这之后尤氏来到惜春处,惜春就把尤氏一顿抢白。惜春说道:“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宁国府),连我也编派上了。”

尤氏责问惜春为什么不去辩白,惜春冷语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

显然,一个大家闺秀遇到这类议论,更得像凤姐嘱咐宝玉“别问爬灰的含义”那样,只能当自己什么都没听见过。

面对那些绯闻花边,姑娘们连听都不能听,更别说被编派在那些绯闻花边之中,得是多大的侮辱。

惜春还是和贾珍一样姓贾的本家人,都担心关于贾家男丁的闲话会牵扯上自己,忙着要避开。若她们知道宝玉在外有个坏名声,怕不光惜春,就是迎春和探春也会心有余悸,更何况是其他异姓姑娘。

在电视剧《知否,知否》里就有这样一段:墨兰的母亲把影响墨兰名节的事放出风去,引起了盛家全家的焦虑。只因为此事会对盛家其他姑娘的影响,他们生怕连累坏了华兰、如兰和明兰等一众姐妹的名声。

几支兰花都是在一个府门里住着的,遇到这种事,名声上真是一损俱损。

墨兰不检点的名声和宝玉的浪子名声相比,虽有差别,而他们对同住一府的姑娘们的影响,却都是一样巨大的。

我们就看史湘云,她自从有了婆家,等再来到贾府,史湘云的婶婶都要求她穿得多多的。可见亲戚对孩子们的关注。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宝玉名声的问题不解决,那些在大观园里住着的姑娘们,她们的未来可就都被带累坏了。这不仅关系到这些姑娘,更是关系到贾家与其他各大家族亲友的关系。

以那个时候的观念就能推测出来,那些需要把婚事做定的,比如薛宝琴和邢岫烟,她们很可能会被退婚。那些还没有婆家说媒的,估计也不会有正经婆家想要她们了。

差点儿就一损俱损:贾宝玉的名声与大观园所有姑娘的前程

3.王夫人的紧急处理

如今局面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这样一个让家族惊心的丑闻,王夫人需要如何做好公关,才能在京城里挽回宝玉和所有姑娘的名声?

再拿《知否》做比较。《知否》里盛老太太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就曾提议:莫不如把墨兰打死了丢出去,如此才能给盛家换得一个家教森严的名声,这样就保住了华兰、如兰和明兰。

只是墨兰此时正好有了身孕,不好打得一尸两命。所以盛老太太只好去段家求情,让人家把墨兰娶回去,这才了结此段负面绯闻。

可是王夫人只剩这一个儿子,她怎么能下去手?

王夫人既要保全宝玉的名声,也要拯救出所有女孩儿们的名声,更要让所有相关的家族和亲友都得以保全。她该怎么做?

她只能从宝玉身边的人下手,挑几个不那么安分的给撵出去,用最小的代价来达到这个目的。

王夫人只有把晴雯、芳官、四儿等人都撵了出去,大观园才能有“家教森严”的名声,宝玉才能从“惯会风月”中摘出来,薛、史、邢、李等亲戚家姑娘们才能重新得回清清白白的名声。

差点儿就一损俱损:贾宝玉的名声与大观园所有姑娘的前程

晴雯虽然长得像黛玉,却远没有黛玉的聪明,情商和大局观念更在黛玉之下。

宝玉祭奠晴雯时,黛玉是才从王夫人处过来。估计黛玉此时就已经从王夫人那里得知了晴雯之事的始末。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王夫人处理了和她长得像的晴雯,而她却丝毫都不为晴雯叹息、悲伤。

贾母从王夫人口中得知晴雯被撵,又听王夫人讲了那样多,也多少猜到了前因后果。所以贾母才说:“只他(宝玉)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

贾母句句都是在为那些主子姑娘们和宝玉开脱,几句话就把宝玉那“惯弄风月”的形象扭转回来。

贾母老练,她自然知道此事关系这些姑娘的名声,也只好对晴雯的事就此打住,不再过问。

王夫人处理怡红院,撵走丫环,确实达到了想要的公关效果。不论她撵晴雯时是否有别的私心,她清理怡红院的举动确实救了薛、林、史、邢、李,以及他们贾家的姑娘的名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