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一汽子弟的关东抉择(3)

2018-07-26 10:34:41 网络整理 阅读:85 评论:0

但繁重的体力劳动,不是每个车间年轻人都甘之如饴的。

“每干一次这种活,都觉得有点冤得慌。”曹斌不是本地人,从长春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为了女友,应聘进入了一汽,在生产线上给汽车安装轴瓦。

虽然曹斌的女友并不是一汽人,但在长春本地人看来,这依旧是个光鲜的工作,也是曹斌能在长春找到的最理想的工作。

错综复杂的一汽车间,仍很大程度上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需要大量低效率高人力的工人。

这个庞大系统已经运转了半个世纪。

对于英语过了六级,会计算机C语言的曹斌来说,自己16年的求学生涯获取的技能在这个一线车间并没有任何用处。

这样的工作,一个月3600多元的工资,租了房子后,曹斌在长春只能勉强度日,时常还需要父母贴补。

“真的就像是一种螺丝钉一样的生活。”曹斌说,像他这样的生产线工人,一切个人的付出与努力,只是统计学意义下的数字。“车间更需要秩序与常规,而不是个性与特色。”

与许多应聘签约进来的高学历人才一样,曹斌也不得不削足适履地慢慢成为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没想过离开。“无论如何,我在长春有了户口,我工作的是正经单位,比自己瞎去外头闯荡,到头来也混不出什么名堂好太多了。”

“现在找工作主要考虑户口,其次才是兴趣,长大了需要稳定。”曹斌的价值观里,户口是衡量生活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户口与购房、购车、子女入学挂钩的北京和上海,“没有户口的漂着早晚也会折的”。

“我觉得现在这样的生活就挺好的,我在车间努努力,以后还有很大的晋升空间。”在曹斌看来,逃离东北的同龄人们,无非就是为了钱。“我觉得,钱不钱的,都比不上安安稳稳过日子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