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北京出手“三点半”难题背后的喜与忧(3)

2018-09-26 14:34:12 网络整理 阅读:92 评论:0

此次《意见》则进一步升级,不仅要求校内托管班从“周一到周五都开设,每天从三点半到五点半”,还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全覆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强调,这些要求虽然看起来有些“简单粗暴”,但从某种程度来说,由学校来全面进行托管目前也不失为是一种最优选择,一方面学生不需要离开学校,避免了在路上的交通风险;另一方面,由学校看管,对于很多存在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观点的家长而言更好接受。

不过储朝晖也坦言,用这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去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短期内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课后三点半”的问题绝非“一刀切”就能简单解决。

不以增加教师负担为前提?

为应对“课后三点半”这一难题,去年2月,教育部曾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透露,上述意见以来,“课后三点半”难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已有25个省制定了符合各省实际的政策措施。

为了避免学校课后托管“变质”成课堂学习的延伸,课后服务内容不能安排集体补习文化课,不能安排集体讲新课,不能赶教学进度等成了“硬性规定”。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除了由老师看管学生写作业这种相对简单的模式外,不少学校也在探索开展一些较为丰富的课外活动,例如,组织开展诸如乐器、书法、相声、体育、舞蹈等多种文体活动,也有的学校会聘请课外教师或与..机构合作来给学生开展活动等。

不过,在中国学后托管教育联盟主席张洪伟看来,学校是否有足够的师资和课程资源支撑每周5天、每天两小时的课后服务?校方和老师是否有足够的动力驱动这件事?这些都是在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中绕不开的关键。

相关文章